|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你有手機"失智症"嗎?專家發出警告:快來自查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智慧型手機幾乎是現代人無法脫離的必備品,舉凡傳訊聯絡、工作、休閒娛樂、或是在社交媒體瀏覽劃不完的貼文或影片。然而,日本醫學專家提醒,一旦長時間隨意或漫無目的使用,使大腦疲勞、有可能出現“手機失智症”,並列出10項觀察指標。


根據TBS NEWS報導,“失智症”和“智慧型手機失智症”之間是有區別的。失智症是指無法將訊息輸入大腦,大腦海馬體的部分開始退化,使其無法接收訊息,這意味著將無法記得。另一方面,“智慧型手機失智症”是指漫無目的地盯著智慧型手機,訊息不斷湧入大腦。大量的資訊使大腦疲憊不堪,開始無法記起這些資訊,進而讓反應變慢,做事效率下降。

專家提出一項簡單指標,能否立刻想起“前天晚餐吃了什麼”?如果無法立即記起來,那麼你可能因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而出現的“智慧型手機癡呆症”。


日本腦神經外科權威、奧村記憶診所理事長奧村步整理出“手機失智症危險度檢查表”,並列出10個項目。

1. 當我沒有帶智慧型手機時會感到焦慮

2. 上廁所或洗澡也要帶著智慧型手機

3. 沒手機睡不著

4. 時常感覺聽到手機震動或通知聲

5. 常常叫不出人名物名


6. 想不到適合的回話或很難回應別人

7. 工作或做家事的效率下降

8. 顧慮的事太多,例如工作、家事、照顧孩子


9. 感到焦慮

10. 睡眠不足

日本腦神經內科醫師內野勝行指出,智慧型手機並不邪惡;如果你主動自己收集訊息,它們就會成為有用的工具,但如果只是隨意地觀看,沒有想任何事。這會導致大腦變成“數據垃圾場”,這種情況被稱為“智慧型手機癡呆症”。因此,只要你以明確的自主意識使用它就沒問題。

他提到,“智慧型手機癡呆症”最需要注意的是大腦的前額葉,這一區塊負責控制行為以及執行能力,如果執行簡單的任務都變得混亂,可能是一個警訊。

內野勝行建議,暫時不看智慧型手機,在道路上散步;去露營或三溫暖,進行數位排毒;小睡一會兒,恢復腦部疲勞。但不宜睡太久,時間可控制在40至50分鍾。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