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巴基斯坦: 流血的分割線:當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怎麼分家的?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


1946年12月的某一天,英國,倫敦,寒風蕭瑟。

剛當上首相一年多的艾德禮,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官邸召見了路易斯·蒙巴頓子爵——英王喬治六世的表弟。


46歲的蒙巴頓因為在二戰中的表現,剛剛升任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第一巡洋艦隊司令,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但他在和艾德禮談話後不久,臉色就變得凝重起來。

因為艾德禮給了他一個“光榮”的任務:前往印度,接任這個英國海最大海外殖民地的一把手——印度總督兼印度副王。

這是一個曾經令萬千人垂涎的職位,但蒙巴頓卻完全興奮不起來。

因為誰都知道,1946年的英國早已不是以前的英國,而1946年的印度,也早已不是以前的印度

這顆曾被英國人自豪稱為“王冠上的明珠”,如今已經成了一個“燙手山芋”。

甚至可以說,是一顆巨大的“定時炸彈”。




路易斯·蒙巴頓

2

印度這顆“定時炸彈”之所以進入引爆程序,和英國的衰落息息相關。


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讓本來還能勉強打扮門面的大英帝國迅速跌下神壇:對外,英國損失了一半以上的海外投資和黃金儲備,50%的商船噸位,40%的出口值;對內,需要重建戰爭期間被炸毀的400萬棟房屋,安置每年150萬的復員軍人。1947年1月20日,英國工黨政府發報表白皮書,公開承認了一個事實:

“不列顛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



二戰中德國的空襲讓英國的不少城市淪為一片焦土

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早已雄風不再,而它的諸多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領則聞風而動,其中最觸動英國神經的,自然就是印度

作為一個人口為英國6倍,領土為英國15倍的海外殖民地,印度早就從英國的諸多海外殖民地中脫穎而出,“一家獨大”。長期以來,英國印度獲得的絕不僅僅是資源和財富——“像海綿一樣,從恒河邊上吸取財富,又擠出來倒進泰晤士河中”——更是把它當作了一台戰爭機器:

二次大戰期間,英國所需的大量戰爭物資都是從印度生產的,印度更是提供了200萬以上的士兵為英國作戰。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8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