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超百万只猫狗,从"钢城"卖到全中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辽宁每年向全国调运宠物犬猫500万只


占全国市场的七成以上

但这一体量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品牌认知度


鞍山在探索,如何让这一地方特色产业

变得更规范、更体面

从鞍山高铁站下车,驱车不到10分钟,就可以到当地一个知名的犬猫交易市场。这是当地乃至全国最大的宠物交易集散中心之一,宠物集市每周开市,在这里你能听到全国各地的口音,还有韩国等海外客商。一只宠物从购买到获得认证,再到打包寄走,整个流程仅需要2小时。每逢开市,有上千只宠物狗从这里空运到全国各地。

作为一座因钢铁而闻名的老工业城市,鞍山撞上宠物繁育交易,看上去出人意料。事实上,过去多年间,鞍山一直是辽宁省犬猫繁育的核心产区之一,全市从事宠物繁育的人员接近3万,每年向全国输出犬猫超过百万只。

2024年以来,当地开始布局宠物经济。在2025年《鞍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吴开华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宠物经济,规划建设萌宠经济产业带,做大做强专业市场,打造完整的宠物经济生态圈。




鞍山市铁西区八家子宠物交易市场。摄影/本刊记者 杨智杰

不过,尽管鞍山的宠物繁育产业具备可观的市场规模,既能为追求品种纯正的买家提供高品质选择,也能满足对低价幼宠有需求的商贩,但产业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当地宠物产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从业者坦言,目前鞍山的宠物繁育仍以小规模、分散化经营为主,制约了商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打造。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不断扩张,“‘星期猫’‘星期狗’多来自东北”的质疑声也成为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隐忧之一。这都在促使鞍山开始重新审视并调整宠物产业的发展路径。


“市场周边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

在鞍山,沈大铁路是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把城市划分出了两个“平行时空”:铁道以东,是现代城市风貌,高楼林立,有最多的商场、公园;铁道以西,时间仿佛还停在20世纪末,这里有鞍钢大部分厂区,密集分布着砖红色的老国企工人家属矮楼,还保留着当初工人下班后吃夜宵的烧烤一条街。

鞍山最早的犬类养殖和交易,便是20世纪80年代在城市周边慢慢聚集起来的。尚雪峰今年42岁,作为鞍山第三代宠物繁育人,目前是鞍山市宠物商会的执行会长,也是当地宠物市场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20世纪80年代,国内兴起养品种狗热潮。彼时鞍钢正值黄金时期,工人收入可观,有钱有精力,也催生了犬类买卖。尚雪峰家对面二三百米外的沙河沿岸,每周都有大集,有专门卖狗的摊位,逐渐扩展为当地最大的狗市。他每周都去看,叫得上所有狗的品种。

鞍山一位“60后”的养狗人曾对媒体提到,1988年,她卖出了人生第一只纯种京巴,给自己买了一个戒指,价值3000元——当时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才30元。

有了市场,便有人开始“倒狗”。和南方相比,鞍山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尚雪峰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家里有钱的年轻人,跑到绥芬河、满洲里乃至出境,带回来一些像高加索犬、大丹犬等“洋狗”。外形稀奇,也象征着进口稀有。“就在沙河边上,有人把跑车后座放倒,打开后备厢,里面是没见过的漂亮狗,很多人能围着看两三个小时不走,甚至有人把全家攒着买彩电的钱拿来买狗。”卖一条狗,赚得多而且好玩,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在那个时候,鞍山狗市开始出了名。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7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