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紐約新聞: 紐約時報刊文:新教皇可能很像老教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著羅伯特·普雷沃斯特樞機主教(Cardinal Robert Prevost)當選為教皇利奧十四世(Pope Leo XIV),樞機主教團向世界發出了明確信號:將延續前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的改革議程。

然而,即使利奧以比方濟各更為沉靜、自律的氣質而聞名,那些在前任教皇任內激蕩整個天主教世界的保守陣營不滿情緒,極可能在這位史上首位美籍教宗的領導下持續蔓延。


教會傳統主義者(traditionalists)——尤以美國為主要基地,亦是反方濟各勢力的核心發源地——殷切期盼新任教宗能遏制乃至徹底扭轉方濟各為塑造一個更具包容性教會而推行的諸多變革舉措。這些變革所指向的教會模式是權威分散化、話語權普惠化的全新教會架構。

方濟各推動這些改革的首選機制帶有一點教會專業術語:共議性(synodality)。這一術語雖常被引用但鮮為人知,指的是教會領導人和成員聚集討論和辯論緊迫議題的過程。

在方濟各的神學視域中,‘共議性’(synodality)概念指涉一種全新教會對話機制:將主教團成員與平信徒(laity)、女性與青年代表——以及教宗本人——置於同一話語平台,以平等身份共同審視那些在傳統教會治理模式下被禁止討論的議題,更遑論探尋其解決方案。然而,教會保守主義陣營從方濟各對’共議性’的此種詮釋中,辨識出一種本質性教義偏離(doctrinal deviation),認為這一理念在信徒群體中制造了神學認知混亂與信仰准則模糊化。

批評者們認為,這是一種操縱性地改變教會的手段。保守派在選舉前期強化了其言論攻勢,明確表示若樞機主教團不能推選出一位更合其心意的教皇——這些要求被委婉地包裝為需要"團結"和"明確"——教會可能面臨分裂。但樞機主教們明確表示,他們不會向這種喧鬧者的否決權屈服。

當利奧在周四當選後隨即出現在聖彼得大教堂的陽台上時,他以其特有的從容方式告訴歡呼的人群:"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共議性的教會。"你幾乎能聽到反對陣營泄氣的聲音。


利奧很可能比方濟各更為含蓄,並會盡力與持不同意見者和解。但據各方觀察,他的決心極為堅定。

如果他確實邁向方濟各開啟的改革之門,那麼他與傳統主義者達成的任何和解能持續多久將是未知數。

利奧通常保持低調,但他曾明確表示,改革是其教會願景的核心。


"我們不能躲在一個今日已失去意義的權威概念背後,"他在接受梵蒂岡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擁有的權威是為了服務,為了陪伴神父,為了成為牧者和教師。"

他也活躍於社交媒體,在X平台上分享過一篇題為"JD萬斯錯了:耶穌不要求我們對他人的愛進行排序"的文章。他選擇了利奧十三世的名號,這位19世紀末的教皇的教導奠定了現代天主教社會正義教義的基礎。

在這些緊張關系核心的根本問題,也是近一個世紀來激化天主教辯論的議題是變革:教會中什麼可以改變,如何改變,以及變革是否會破壞信仰存續,撕裂這個擁有近14億成員的龐大信眾群體。

無論是關於誰可獲授聖職,誰可講道,誰可接受祝福,誰可領受聖體聖事的問題,變革——或者教會更傾向稱之為"發展"——幾乎是每一個爭議的底層基礎。現實是,教會始終在變化,且從未停止變化。

有時教會在奴隸制、宗教自由或高利貸等問題上的立場發生變化;其他時候則是教會實踐的轉變,如允許女性和女孩擔任祭壇服務員和讀經員——這曾被禁止,如今卻是常見實踐。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