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关税: 消费者价格持续下跌 通缩与关税:中国经济承压加剧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通缩与关税:中国经济承压加剧】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六(5月10日)公布,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4月份同比下降0.1%,连续第三个月下降。法新社认为,这反映出在支出疲软和中美激烈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领导层在重振经济方面面临持续挑战。… pic.twitter.com/jYwCQX8i7A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May 10, 2025 中国消费者价格持续下跌。虽然购物者可能会因此感到高兴,但中国政府却希望看到相反的趋势,因为这种发展对经济构成潜在威胁。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升级带来外部冲击,经济前景愈发复杂。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六(5月10日)公布,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4月份同比下降0.1%,连续第三个月下降。法新社认为,这反映出在支出疲软和中美激烈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领导层在重振经济方面面临持续挑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通胀的一个关键指标,该指数连续数月下降,表明通缩现象持续存在。所谓通货紧缩,是指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近年来饱受通缩压力困扰,物价长期低迷。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最新数据时表示:“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下行,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4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7%,跌幅较3月的2.5%有所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另一个衡量通胀的指标。近几个月中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一直处于负增长区间,而周六公布的跌幅也符合预期。

通缩凸显中国经济问题

过去几个月,其他国家面临高通胀压力,中国的物价不升反降。虽然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可以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长期的通缩不利于经济发展,因为企业收入减少,可能导致工资下降和岗位流失。


中国今年将年度通胀目标由去年约3%下调至约2%。然而,德新社指出,由于房地产危机带来的需求疲软,以及青年人高失业率的影响,中国的经济表现受到了明显拖累,从而对物价形成下行压力。

本周,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货币政策宽松措施,以刺激国内经济活动。这些措施包括下调关键利率和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推动信贷扩张,延续自去年9月以来北京推动经济复苏的努力。


中美贸易战影响物价走势

中国发布最新经济数据之际,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周六在瑞士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举行会晤。这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以来,中美高层官员首次公开证实针对贸易紧张局势举行会谈,或为双方寻找解决路径提供契机。

特朗普政府已将对中国产品的附加关税提升至145%,中国方面则以对美进口加征125%的附加税作为反制。特朗普本周五表示关税可能会削减至80%,但北京方面要求彻底取消这些加剧中国经济压力的关税。

尽管面临贸易战,中国4月出口仍意外增长。专家分析认为,这一增长归因于中国将出口转向东南亚市场,以绕开美国关税。中国海关数据显示,4月份对美国的出口大幅下降,但对泰国印尼越南的出口则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中国的价格下行趋势可能会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但与此同时,中美贸易冲突也可能促使一些企业选择将产品留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而非出口,从而加剧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