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巴停火:外交斡旋如何將印巴從戰爭邊緣拉回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印巴局勢急轉直下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六突然透過社交媒體宣布,印度巴基斯坦在經歷了四天緊張的跨境沖突後,同意“立即全面停火”。


專家指出,美方調解人員在幕後透過外交渠道與區域力量發揮關鍵作用,將這兩個擁核對手從戰爭邊緣拉回來。

然而,停火協議公布數小時後,印巴雙方即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協議,顯示停火局勢仍脆弱不堪。


印度指控巴方“多次違規”,而巴基斯坦則聲稱其部隊“克制且負責任”,仍致力履行停火承諾。

在特朗普發表停火聲明之前,印巴關系迅速惡化,外界憂慮雙方可能爆發全面沖突。

上月,一宗針對印控克什米爾的致命襲擊造成26名游客喪生後,印度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境內發動空襲,隨即引發連日空戰、炮火對峙。至周六清晨,雙方甚至互指對方攻擊各自的空軍基地。

言辭亦隨之升級,兩國均聲稱成功阻擋對方攻勢並造成重大損害。

華盛頓特區的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坦維·馬丹(Tanvi Madan)表示,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於5月9日致電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阿西姆·穆尼爾(Asim Munir),“可能是關鍵轉捩點”。

“我們對各個國際參與者的角色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但很明顯,在過去三天裡,至少有三個國家在努力緩和局勢——美國固然在內,英國和沙特阿拉伯亦然,”他指出。

巴基斯坦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Ishaq Dar)向當地媒體表示,約有三十多個國家參與斡旋,包括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及美國

馬丹補充:“其中一個問題是,假如這通電話來得更早——即在印度首輪空襲後,當時巴基斯坦已經聲稱印度遭受了一些損失,而且已經有了撤退的通道,是否就能阻止局勢進一步升級。”

這並非美國首次在印巴危機中扮演調解角色。

美國國務卿麥克·蓬佩奧(Mike Pompeo)曾在回憶錄中提到,2019年兩國對峙期間,他曾在深夜被叫醒,與一名未具名的“印度高層”通話,對方擔憂巴基斯坦可能准備動用核武。


印度巴基斯坦高級專員阿賈伊·比薩裡亞(Ajay Bisaria)其後撰文指出,蓬佩奧當年誇大了核戰升級的風險,以及美國在緩和沖突中的作用。

但多位外交官認為,美國此次在危機降溫中確實扮演了重要角色。

比薩裡亞周六接受BBC訪問時表示:“美國是最重要的外部參與者。上次蓬佩奧聲稱他們阻止了一場核戰,雖說他們或許會誇大其詞,但這次美方可能的確是主要的外交推手,或許還在伊斯蘭堡放大德裡的立場。”

然而,危機初期,美國的態度顯得相當冷淡。

隨著局勢升溫,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上周四表示,美方不會介入一場“根本與我們無關的戰爭”。


萬斯說:“我們無法控制這些國家。從根本上來說,印度巴基斯坦有自身的不滿……美國不能叫印度放下武器,也不能叫巴基斯坦放下武器。所以我們會繼續透過外交途徑推進。”

與此同時,特朗普總統在本周稍早則表示:“我非常了解兩位(印巴)領導人,我希望他們能解決問題……我希望他們停手,而且最好是現在就停下來。”

駐拉合爾(Lahore)的國防分析員埃賈茲·海德爾(Ejaz Haider)告訴 BBC,這次與以往的唯一不同之處。

美國這次的角色延續以往的模式,但有一項關鍵不同——今次,他們一開始選擇觀望,並沒有馬上介入,而是等到情勢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出手幹預。”

巴基斯坦方面的專家指出,當沖突升級加劇時,巴方發出“雙重訊號”:一方面以軍事回應,另一方面則宣布召開國家指揮局(National Command Authority, NCA)會議 —— 對外釋放明確的核武能力信號。

國家指揮局負責控制和決定巴基斯坦核武的運用。

就在此時,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介入調停。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泰利斯(Ashley J. Tellis) ,“美國是不可或缺的。若沒有盧比奧的努力,這樣的結果不可能實現。”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