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國際環境波詭雲譎 史詩級大機會降臨中國四川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牆內自媒體華商韜略文章:今年前三月四川GDP總量突破1.5萬億元,高新產業增幅達14.3%,尤其是工業機器人、智能手機、電子通信、汽車制造等產業增速均超過20%。


成都的外商投資更是暴漲74.04%。

一向被視為“經濟風向標”的外商們嗅到了什麼?


答案是四川拿到了一個含金量極高的“金字招牌”:戰略腹地。

過去幾年裡,多省的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們都在不斷向中央建言獻策,為的是幫自己的省份爭取到“戰略腹地”這個定位。

最終,四川從激烈角逐中殺出重圍,拔得頭籌。

為什麼各省對定位如此看重?因為它決定著一個省的發展傾向乃至發展上限,也決定著國家的投入和支持。

“戰略腹地”定位,為什麼會引來各省的垂涎呢?

1

一言以蔽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為了應對波詭雲譎的外部環境,國家需要留後手、存底牌。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產業、重大項目,都要努力“備份”,以防萬一,這個備份聚集在哪裡——哪裡就是“戰略腹地”。

對國家來講這是“後手”,對“腹地”來說就是“改命”,因為這意味著最高級別的資源傾斜,相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必然不會少。2024年9月,國家明確提出:“將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

這對四川,無疑是巨大利好。


四川官方也在被明確為戰略腹地後宣布:未來兩三年內將擇優篩選330個重大項目,估算總投資2.15萬億元。

這些項目的上馬,將極大推動四川經濟的發展。

四川,憑什麼成為戰略腹地?

打開中國地形圖看一看,你就會發現四川得天獨厚的優勢。


它地處華夏內陸腹地,北有秦嶺高地和黃土高原作為屏障,西接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構成天險,東連道路險峻的湘鄂山地,南有群山聳立的雲貴高原,天然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聚寶盆”。



歷史上每當沿海或者中原出現戰亂,四川(含現重慶)都是休養生息、蓄力反擊的大後方。

劉邦退守漢中以四川為糧倉,才有了後來的楚漢爭雄;劉備入主蜀地積蓄實力,才有了後來的三國鼎立;安史之亂李隆基逃往四川,才能獲得一線生機;乃至抗日戰爭時期,四川也是作為與日寇斗爭的後援地,為中國取得勝利提供強力支撐。

四川的幸運並不是天賜的。在古代,高山環繞致使四川盆地與其他地區存在交通阻隔。李白曾在詩裡感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但勤勞勇敢的四川人,並沒有“以手撫膺坐長歎”,而是一直在“逆天改命”。就像誕生於四川的動漫《哪吒》所展現的內核,四川人的信仰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早在戰國時期,李冰父子治理岷江,千年工程都江堰硬生生把閉塞的古蜀地變成了“天府之國”。《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描述的就是四川成為“魚米之鄉”後的情景。

而在當代,川藏鐵路、西成高鐵以及四通八達的國道,愣是把一道道天塹變為通途。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歐班列更是擴寬了四川對外開放的大門。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