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將月經等同於晦氣的社會,會有怎樣的未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上午看到這張圖,有點感慨。這並不是博主孩子所在男校特有的教育,起碼據我所知,不少國家都這樣。教育不會遮遮掩掩,也不會走過場。它的本質是“尊重”,是讓男性從小明白女性的生理和感受,繼而學會包容和照顧。


前段時間還看過一篇文章,標題是《“女性來月經,真缺德啊”》。作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那些因為月經突然提前而遭遇的冷眼與謾罵。

之前火爆的電影《破·地獄》,許冠文扮演的父親就將“女人污穢,祖師爺說的”掛在嘴邊,認為女人不能破地獄。這部電影評價甚高,我也覺得不差,但也非常遺憾,它的結局更像TVB式“一家人就是要齊齊整整”的大團圓,是一場強行的和解。或者說,用結尾那場光影極美的女性破地獄畫面,消解幾十年來的父權壓迫,讓說了幾十年的“女人污穢”化於無形,顯得過於輕飄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知道許多女性一輩子都無法和解。遇到這種情況,很多被心靈雞湯洗壞了腦子的人就會搬出那些陳詞濫調,來一句同樣輕飄飄的“要學會包容”“心要寬一點”“凡事要看好的一面”。這些話不是不能說,但如果在無視是非的情況下說這句話,就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我有個朋友,至今仍然是村裡的話題。因為拒絕與任何前來深圳的親戚和老鄉見面,不請吃飯更不提供任何幫助,逢年過節從不回老家,所以事業有成、年收入是村集體收入N倍的她,被村民們視為忘本之人。但她非常坦然,表示自己不可能與過去和解,因為她忘不了自己遭遇過的屈辱:村裡男丁跟著成年人喝喜酒,享受一年裡難得幾次可以吃肉的快樂時,她坐在家門口看著夕陽落下;逢年過節時,耳邊是無休止的“女孩子上什麼學,回家裡幹活就行了”,成績越好,受到的侮辱就越多;有一次在家裡做作業,月經血從月經布裡滲出來,印在了椅子上,父親沒留意,吃飯時坐上去,腿上沾了點血印,怒不可遏地甩了她幾個耳光,說一年的賭運都被她敗光了,將她趕出家門,沒有村民為她說話,即使最好心的,也只不過是“心平氣和”地讓她一定要注意一點,不能因為自己的污穢,讓家人染上霉運。

我能理解這種不和解的態度,因為人畢竟是人,無需跟人渣和解。依靠自我奮斗、戰勝無數歧視而實現的人生跨越,也無需那些曾經的冷眼來叨光。虛偽的包容、偽善的和解,確實更符合中國式的“會做人”,但它未必是每個人的必須選擇。

許多女性對月經的恥感,基於千百年來的灌輸。在日常生活中,類似情況時時可見。有些人張嘴就是“女人來月經臓,不能上香給老祖宗,不然是褻瀆”“來月經的女性不能進寺廟,不然是褻瀆”“男人看到月經會倒霉”。一些家庭甚至對沒用過的衛生巾平時存放在哪裡都有嚴格要求,將與之相關的事情視為不潔。這種月經晦氣論,顯然是蠻荒時代的論調。迷信不僅僅是迷信,它一定伴隨著野蠻愚昧暴力。相比之下,像開頭那張圖片裡那樣,男性從小通過教育了解女性,學會尊重與照顧的社會,是不是更安全一點?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