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对祥林嫂,其实我们都误解了鲁迅的本意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对痛苦的记忆与抱怨绝非毫无意义,它是改变的开始,或者余烬。


各位好,昨天是母亲节,写完文章之后,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妈妈在叮嘱了一堆“一个人在外,要吃好喝好照顾好自己,注意身体,别不舍得花钱……”等等事情之后。突然跟我说了一句:以后写文章不要老提自己过的辛苦或者遭遇的不公,一次两次大家同情,但说多了,很多读者会不愿意看。

老实说,听她这么说,我还挺吃惊的。因为自去年遭遇打击以来,虽然我重开的新号仍坚持保持日更,但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成为一个“祥林嫂”,成天抱怨自己的遭遇,偶有文笔间的流露,也会让自己及时收住。


但现在看来,这样“收着写”的效果其实也不很成功,妈妈都看出来了——或者退一步讲,可能正因为我的文章她每篇都看,所以才会让这种观感比较强烈吧。

不管怎样,我遵从她的提醒,以后写文的时候更少提就是了。

可是这样想来的时候,我的心中又突然有另一个念头在微动——既然我辞职出来干自媒体,图的就是个我写我心,为什么在文章中直说自己的苦楚会有一种罪恶感呢?甚至这种恶感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的普遍共识。我们还提炼出了一个形象化的符号——祥林嫂,去代称那些抱怨自己生活的人。

可是祥林嫂的抱怨真的有错么?鲁迅的原著小说里,祥林嫂的形象真的跟阿Q们一样是个被批判的角色么?

这个问题我其实想过很久了,于是突然很想写一篇文章,去仔细把它聊清楚。

如果你细读鲁迅《祝福》这部小说的原文,会发现祥林嫂一出场的时候,作者的安排就很巧妙——她是个寡妇,丈夫死了之后从家中偷跑出来的,想在鲁四爷的家中靠自己做工讨个生活,然而她的婆婆却对此并不乐意,婆婆觉得祥林嫂既然嫁到了她家,那就是她家的人了,既然大儿子已死,那儿媳不如卖掉,换笔彩礼钱以供小儿子结婚。而且不仅要卖,还要把祥林嫂卖到山里去,因为祥林嫂是二婚了,只卖到平常地方卖不出什么价钱,必须卖给普通人家不愿意嫁女儿的山里,当初娶亲花的本钱才能收回来。

这个安排其实很有意思,因为“从一而终”是传统的儒家礼教给女性安排的命运,祥林嫂不愿意再嫁,还愿意用双手为自己讨生活,理论上说应该是遵从这个制度安排的。相比之下,她婆婆的主张反而是“无礼”的。

但是世人对祥林嫂这对婆媳的态度是怎样的呢?——非常奇怪,他们都交口称赞那个要把儿媳强行卖到山里去的恶婆婆。


“阿呀,这样的婆婆!……”四婶惊奇的说。

“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甚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他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地嫁到里山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坳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

对于这个安排,熟读经书的鲁四老爷倒是说了一句“可恶,然而……”。


小时候读这段的时候,总不知鲁四老爷这个“然而”后面省略了什么,但现在想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她婆婆这样的做法固然可恶,然而……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为尊者讳、为强者讳、为上位者讳的,祥林嫂的那个恶婆婆,她在这对婆媳关系当中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上位者,她天然的就是具有对祥林嫂完全支配的权力。看似强势的儒家礼教在这种上位者权力面前是毫无约束力的。

什么?你想援引礼教中“从一而终”的条款拒绝再嫁?不好意思,礼教不是你逃脱命运摆布的挡箭牌。甭废话,嫁到深山里去吧你。

所以鲁迅用这一句“可恶,然而……”就向你形象的说明了礼教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怎么吃人的。

说白了,就是双标。

其实,在纸面上,儒家礼教本来是一套还不错的社会秩序。因为虽然不讲究“平等”,但至少是讲究对等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要像个君主,臣子才有义务像臣子。父亲要先当个好父亲,儿子才能是好儿子。但是在现实执行当中,不好意思,礼教的这套约束,对“对等”关系当中的上位者是没有约束力的。祥林嫂的婆婆丧尽天良,强行把逃走的儿媳帮卖到深山里去,这么不合规的事情,作为乡村礼教化身的鲁四老爷听到了,也就只会说句:”可恶,然而……”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