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市民散步時一眼認出明清城磚 達上萬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市民陳平先生在北京昌平區歇甲莊村一座偏僻場院內發現,有多座房屋是由明清時期北京城磚壘成,個別磚上還欽印有銘文。據專家估算,歇甲莊村場院內的城磚可達上萬塊。昨天(5月1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已將相關情況反映至昌平區文旅局文物管理科。市民散步時一眼認出“城磚房”


昌平區北七家鎮歇甲莊村內有一座位置偏僻的場院,掛牌北京博維信三瑞門窗制品公司。該院為長方形結構,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100米,其中南院牆為一排平房,主體由大塊青磚壘砌,好似一道飽經滄桑的“城牆”,從屋頂多處坍塌判斷,這些房屋已空置多年。




建築上的大城磚

由於該院實施封閉管理,北青報記者無法進入一探究竟,但爬上院外的土坡張望,見院內還有四座平房,同樣是用大塊青磚壘砌。“我小時候住在和平裡,在東直門、安定門親眼見過破敗的城牆,中學在城牆下勞動時,還親手搬運過大城磚,所以我一眼就認定這些房屋非同尋常。”68歲的陳平現居昌平區天通苑,在附近散步時發現“城磚房”,他認為,這些城磚很可能出自明清時期的北京城牆,被人拆掉後運到歇甲莊村二次利用。

據北青報記者觀測,城磚房中的大塊青磚主要分為厚、薄兩款——厚磚長48厘米、厚13厘米,該尺寸在明清時期北京城磚中較常見;薄磚長50厘米、厚11厘米。但由於城磚碼砌在建築內,無法測量磚的寬度。




用城磚壘砌的煙囪

這些城磚是如何來到歇甲莊村的?北青報記者致電歇甲莊村黨支部的馬書記,他介紹說,該場院在歇甲莊村域范圍內,屬國有土地。這些城磚壘的房屋,是上世紀60年代建的幹校,但這些城磚具體是從哪運來的,他並不清楚。


城磚上多次出現“窯戶胡永成”

北青報記者近距離觀察發現,在歇甲莊村“城磚房”中有少數城磚上欽印有銘文。在已找到的超過10款銘文中,內容、字數、字體多存在差異,歷經歲月打磨,大部分銘文漫漶難辨,有的被水泥砂漿覆蓋。

所幸有一款磚文相對清晰——豎印“萬歷二十九年窯戶胡永成造”,“萬歷二十九年”即公元1601年,距今已有424年;“窯戶”是指磚窯的所有者、城磚生產的主要負責人。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