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深夜八卦: "親中藝人"現象 是中國滲透的娛樂面孔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台灣,只有兩種人最希望你搞不清親中與親共的區別:其一,是正進行統戰滲透的中國共產黨; 其二,是混水摸魚、在模糊地帶撈選票的本地政客。 這場語言的崩壞不只造成民眾認知混亂,更已對國安體制造成實質危害。 敵我不清,不只是政治幼稚病,更是一場深層文明的自殺。


這不是誇飾。 當一個社會無法辨識誰是敵人,誰在利用體制進行顛覆,便已進入“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的中期階段。 認知戰的終點,不是你投降於敵人,而是你認不出誰才是敵人。 你會以為內部的崩壞是“正常民主多元”,你會以為自己仍擁有選擇,直到你發現,公投變成表忠,新聞變成公告,選舉只是合法化統治的包裝紙。

一、混淆術:從“中國文化”到“中國政權”


台灣社會對“中國”的認知,陷於歷史的雙重詛咒。 一方面,我們共享語言、宗教、飲食與血緣記憶,親中成為一種文化與情感的本能反射; 另一方面,數十年的國共內戰記憶又在集體潛意識中投下陰影,讓任何批判中國政權的行動都很容易被簡化為“仇中”、“文化自殘”。 中共政權最成功的地方,不在軍事與經濟,而是它從語言上瓦解了你區分政權與文化的能力。

這就是經典的“語意挪用”戰術(semantic appropriation)。 在冷戰時期,蘇聯也曾以“反蘇就是反俄”來誤導海外俄裔社群,使他們將反對專制視為對民族的背叛。 今日的中國,也用“炎黃子孫”、“龍的傳人”、“血濃於水”將一整套政治忠誠,裹挾進文化與身分認同。

如果你反共,中共便說你“背祖忘宗”; 如果你反中,它又說你“搞文化台獨”; 而你若不反,它便笑而不語,把你收入中華兒女的統一行列,等你醒來時,已身在大牢之中。

二、從國族文化到制度認同:什麼是“台灣人”?

台灣的憲政認同長期處於多元分歧,這是歷史所致,也無可厚非。 但一個現代國家的建構,不可能永遠將國族認同建立在血緣或文化本質上。 德國哲學家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憲政愛國主義”(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即指出,現代公民社會的凝聚,應來自對憲政體制、基本權利與自由的共同認同,而非語言或祖先。


用這個標准來看,所謂“台灣人”的定義,不應再以“是不是華人”來區分,而應是:“你是否承認並願意維護台灣的民主體制、自由價值與國家安全?”只有這樣,才能抵抗“中國因素”對台灣公民社會的滲透。

如果一個人認同台灣的憲政制度,反對專制統治,他即使是移民、講中文、崇拜孫中山,也沒有人能指責他“不台灣”。 相反地,如果一個人長期居住台灣、享受健保、領取津貼,卻宣揚“一國兩制”、協助中共掏空台灣,那麽他就是對台灣民主秩序的背叛者,與敵同謀。




“親中不等於親共”這句話在語義上無誤,卻在現實中被操作到虛無化。 (美聯社)

三、國際比較:親敵者的共通策略

有人說:“親中不等於親共”,這句話在語義上無誤,卻在現實中被操作到虛無化。 歷史不乏類似案例。

二戰期間,美國社會中有大量德國意大利後裔,其中不乏文化上“親德”、“親義”者,他們閱讀海涅、聽華格納、尊崇達文西,甚至自認擁有歐洲貴族氣息。 但當希特勒入侵波蘭、美軍進軍北非時,美國政府沒有拿這些人的文化喜好開玩笑,而是果斷區分:“親納粹者”與“親德文化者”的界線。

舉例而言,1940年代美國通過《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ARA),要求所有替外國政府發聲或游說者進行登記,並接受審查與揭露資金來源。 此一制度並非獵巫,而是國安的最低限度保障:你可以愛德國文化,但你不能拿納粹的錢; 你可以講德文,但你不能幫德國政府收集情報。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