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2025年,北京成創紀錄的全球收債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星期二(5月27日)發布新報告說,2025年,隨著還債額飆升和貸款大幅減少,中國在發展中國家融資中的角色已從貸款人變身為收債人,發展中國家疲於應對積欠中國的“海嘯般”債務和利息成本。世界上許多最貧窮、最脆弱的國家的債務壓力尤其深重。


洛伊研究所發表了題為《還債高峰:中國的全球借貸》(Peak repayment: China’s global lending)的報告,作者為萊利·杜克(Riley Duke)。這份報告得出結論說,“中國作為貸款方的角色已跨過一個分水嶺。這個曾經是發展中國家最大新融資來源國的國家,如今已徹底轉型成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債務償還目的地。”

報告說:“‘一帶一路’倡議在2010年代中期達到高峰;還債高峰在2020年代中期到來。如今,以及未來十年,中國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更多的是收債人,而不是銀行家。”


報告的關鍵發現包括:

2025年,世界上最貧窮、最脆弱的國家將向中國償還總額達220億美元的創紀錄債務。2010年代以來“一帶一路”項目的債務償還成本如今已遠超過新貸款的發放,北京已從發展中國家預算的資金提供者轉變為資金淨流出者。

盡管中國全球貸款大范圍跌落,但仍繼續向戰略和資源關鍵型合作伙伴提供資金。新貸款最大接受國包括其近鄰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和蒙古,以及諸如阿根廷、巴西、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等輸出關鍵礦產或電池金屬的發展中國家。為了外交孤立台灣中國的新貸款還流向了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國家。

中國正疲於應對自身造成的困境:尋求重組不可持續的債務的外交壓力不斷增加,而追討未償債務的國內壓力也持續加大,尤其是來自中國准商業機構的債務。然而,西方援助和貿易減少,使發展中國家的困境加劇,同時也使西方失去任何地緣政治優勢。




柬埔寨工地的“一帶一路”宣傳畫。


星期二,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針對法新社(AFP)記者有關這份報告的提問回應說:“不知道這個報告的依據是什麼。但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中國同發展中國家的投融資合作遵循國際慣例、市場原則和債務可持續原則。少數國家散布所謂中國‘債務責任’論,避而不談多邊金融機構和發達國家商業債權人才是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債權方和償債壓力源。謊言蓋不住真相,公道自在人心。”

洛伊研究所的這份新報告依據了債務國政府向世界銀行報告的數據。報告說,有54個國家對中國的債務償還已經超過了這些國家對巴黎俱樂部的賬務償還總額。巴黎俱樂部包括所有的主要西方雙邊貸款國。報告說,償還中國債務的問題在非洲尤為突出,但是在南美洲、太平洋島國、南亞、中亞東南亞,多數國家償還中國債務的數額也超過了償還巴黎俱樂部成員國的債務總額。

這份報告說,對中國的債務償還占比之高,反映出其持有的無以倫比的發展中國家債務。在53個國家中,中國是最大雙邊債權國,在所有發展中國家中,中國作為債權國,在四分之三的國家位居前五名。截至2023年,中國持有發展中國家26%的雙邊外債,以及全球最貧窮和最脆弱經濟體超過半數的外債。

報告說:“鑒於其規模以及雙邊債權國在債務重組中的重要性,中國對全球最貧窮和最脆弱國家的債務可持續性前景擁有超大型的影響力。”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