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社會主義者擊敗科莫,民主黨狂奔向意識形態深淵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6月24,一場原本被視為“地方事務”的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突然引爆美國政壇神經。年僅33歲、擁有穆斯林背景、自稱“社會主義者”的Zohran Mamdani,在選民投票率不足30%的情況下,爆冷擊敗出身政治世家的中間派候選人、前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




這一結果不僅震驚主流輿論,更在民主黨高層和戰略圈中引發深刻焦慮。


民主黨正站在十字路口:是回歸克林頓時代的中道路線,還是繼續向AOC與伯尼·桑德斯所主導的社會主義方向狂奔?從紐約這場初選的結果看,答案正逐漸明朗,而伴隨而來的,可能是對黨內秩序與全國選戰布局的根本挑戰。

紐約市長的地位舉足輕重。它不僅是美國最大城市的掌舵者,更常被視為“全美第三重要的民選職位”,象征著治理能力與政治理念的集合體。從朱利安尼、布隆伯格到白思豪與亞當斯,盡管路線各異,紐約始終保持著制度層面的延續與治理上的現實主義底色。

馬姆達尼的勝選,打破了這一傳統。他不僅年輕、背景新穎,毫無行政經驗,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一個“進步主義者”,而是一個明確的社會主義者。他代表的是一種徹底“制度顛覆型”的左翼政治實驗。他主張政府開辦雜貨店,提供免費食物;用社區心理咨詢師取代警察;凍結房租、擴建公屋、推動房產公有化;全面推行免費住房、免費交通與免費教育;對高收入人群與大企業征收“道德稅”;在2030年前實現零碳城市。這些政策不僅反市場、反增長,甚至挑戰了城市治理的基本邏輯。

馬姆達尼擊敗的安德魯·科莫,是紐約政壇最具分量的家族代表之一,其父馬裡奧·科莫曾任三屆紐約州長,是民主黨中間路線的重要象征。此次失敗,標志著“克林頓民主黨”在紐約的全面潰敗。


盡管如此,馬姆達尼的勝選基礎仍顯脆弱。更多依賴高動員的激進選民而非廣泛民意。倫敦大學學院美國政治中心主任托馬斯·吉夫特向《新聞周刊》指出:“馬姆達尼的政治觀點只在民主黨精英中引起了相對狹隘的共鳴,這或許足以讓他贏得初選,但在大選中可能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自封的社會主義者總是有支持率上限的。”

令人困惑的是,馬姆達尼所代表的激進社會主義政策,不但沒有被主流選民普遍質疑,反而在年輕人中贏得空前支持。Z世代(1997年後出生)是民主黨的新興力量,這代人從未親歷冷戰或社會主義失敗的歷史,更不曾經歷市場經濟建立初期的艱辛。他們成長於社交媒體、身份政治、環境危機與“免費經濟”的雙重浸染中。


在他們眼中,傳統資本主義等同於壓迫、氣候災難、貧富不均和“老板剝削”。而像馬姆達尼提出的“免費住房”“政府雜貨店”“取消警察制度”等政策,正構成一種心理上極具吸引力的“正義烏托邦”:人人平等、不用奮斗、沒有焦慮、沒有競爭。這些主張盡管現實中代價巨大甚至不可行,但在TikTok、Reddit、Instagram等平台上,卻被包裝成視覺化的理想社會樣本。社會主義成了一種社交身份、一種“政治潮流”,而非真實治理邏輯。在這種氛圍中,民主黨內一批年長中間派人士已無法與年輕選民對話。Z世代不再關心GDP、就業率與治理成本,他們要的是“態度”“價值”和“願景”。

馬姆達尼正是這一時代情緒的受益者,也是激進政治包裝術的代表人物。他沒有經驗,但有態度;沒有方案,但會發聲;沒有治理能力,但善於制造希望。

這一結果並不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佩吉·努南(Peggy Noonan)早在幾個月前便指出,民主黨歷來有一個“自毀模式”:每當在全國性選舉中失利,他們不是向中間靠攏、爭取獨立選民,而是反向操作,加速左轉,試圖用“更激進的理想主義”掩蓋現實的失敗。

1980年,裡根以壓倒性優勢擊敗卡特後,民主黨在1984年推出極左的沃爾特·蒙代爾(Walter Mondale);1988年,又推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結果兩次慘敗。直到1992年,比爾·克林頓帶著“新民主黨”的中間派旗幟登場,才打破這種“左傾失敗”的宿命。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