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列市港妇杀夫: 一桩杀夫案的故事:从血腥的市井传说到悲情真相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

电影《酱园弄·悬案》上映后争议重重,这部以民国杀夫案为背景聚焦女性处境与觉醒的影片,口碑与票房遭遇挫折。


影片改编自1945年詹周氏杀夫案,她因长期家暴弑夫,却被舆论先后妖魔化为“疯妇”、“当代潘金莲”,又被文人重塑为“旧社会受害者”。导演陈可辛在受访时,曾自述想展现奇案背后的时代变迁。

80年来,案件以血腥和市井传说的特质被不断重构,叙事权却从未属于詹周氏。



被虚构的杀夫女性

徐平从上海出发,在春雨中乘车10多个小时,终于打听到了周惠珍的家门口。一个老太太在他身后出现,打开门迎客进屋,他彻底相信,眼前穿大襟布褂、有民国风貌的老人,就是当年的凶手、如今的周惠珍。


徐平试图辨认出周惠珍与常人的不同:她身体硬朗,身高一米五左右,三角眼,看上去很凶。“可能因为承受的苦难过多,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

关于凶案,周惠珍不愿多回忆。更多的细节告诉徐平,眼前是一个“充满童真”的普通老太太。一抱起小孩,她就笑得眼睛皱起,嘴里念着词逗娃娃。她喜爱小孩,劳改中被调到托儿所,做到1983年退休,没有子女却认了许多干儿干女。


在报道中,记者徐平呈现了他眼中的“这一凶案”的真正结局:往事如烟,凶手过着幸福生活。

1990年3月,杂志《上海滩》的记者徐平,发现了一个特大新闻线索:1945年轰动整个上海的酱园弄奇案的凶手,杀夫后分尸16块的詹周氏(原名周春兰),可能仍旧在世。

这桩在20世纪已被反复重构的凶案,发生于1945年3月20日早晨六点多,一位邻居听见,詹周氏和丈夫詹云影住处有人大喊救命,他上楼敲门,詹周氏开门,借口说是丈夫詹云影噩梦中大叫。早晨八点,楼梯旁一滩血水,血从詹周氏家流出。邻居再度上楼敲门,詹周氏才开门,两手全是血。一再追问,詹周氏才说,自己杀死了詹云影。詹云影有“大块头”的绰号,身躯庞大。詹周氏砍下他的脑袋后,奋力将全身分尸16块,在地上排出几口大皮箱,想藏尸其中。尸块渗出大量血迹,流出皮箱,渗入弄堂的木地板,滴在楼下。

各大报纸争相推出头条,用“当代潘金莲”夺人眼球,法庭多次审判,凶手几次翻供,社会名流和律师们自发为凶手脱罪。如果凶手真的从汪伪政府活到改革开放的1990年,确实是“旧闻中的特大新闻”。徐平因此赴苏北农场,寻访改名为周惠珍的詹周氏。

而徐平寻访詹周氏并撰文《酱园弄杀夫犯生死之谜》的经历,也成为蒋峰写于2015年的小说《翻案》的开头,后被陈可辛改编为电影《酱园弄》。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