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被工廠、工地淘汰後,這群大齡女工在土地間流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過去的這個春天,一則有關采茶女工集體住宿的短視頻在社交平台廣泛傳播,推動這群邊緣的中老年勞動者進入到公共視野:她們大部分來自農村,半輩子都在和農田打交道。當零工市場逐漸被更年輕的工人占據時,她們唯一能依靠的技能就是務農。

被工廠、工地淘汰後,土地重新收留了她們。


許多人第一次知道她們的存在,以及她們面對的近乎苛刻的工作節奏:每日工作時長普遍超過12小時,需完成數萬次采摘動作。

身體的疼痛與損耗是直接代價。不止采茶,她們也摘大蒜,摘枸杞、辣椒——她們的腳步跟隨時節在土地間流轉。

文丨殷盛琳

剪輯丨張歆玥

編輯丨王一然




這個夏天,坐在駛離河南周口太康縣城的大巴車上時,女工們信心十足,准備多賺點錢。

她們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從下轄各個村莊趕往集合點。有些大齡女工不識字,更不認路,只能由中介去村頭接。出發時,大巴車的儲物艙塞滿了塑料桶、化肥袋子和包裹。


她們本次的目的地是300多公裡外的江蘇邳州,位於蘇魯交界處的縣級市,也是國內最大的白蒜生產、出口基地。此時正是當地每年的招工旺季,需要大量拔蒜工人——大蒜經由工人之手拔出、剪莖、曬幹、剝皮,再由工廠加工成蒜油、蒜粉、膠囊等產品,被運往東南亞歐盟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姐、阿姨,勞務中介這樣稱呼女工們,她們也這樣稱呼自己。女工趙炎和鄭紅是同村,又是遠親,在車上座位緊挨著。此前,她們沒人幹過拔蒜的活,但都有多年務農經驗,覺得“不是難事”。午後發車前,鄭紅特意拍了段短視頻記錄“出工”時刻,配文“出發邳州,大姐們加油”。

她用鏡頭掃過車廂,幾乎都是她的同鄉。後來她告訴我,有些面孔她有印象,之前去給人打零工時見過,但彼此並不熟悉——工期結束大家回到村莊,聯系也就斷掉了。

很多年輕些的女工是看直播發現的這次工作機會。她們都關注了一個叫“華哥”的當地中介,在後台私信後,很快就有人來聯系,核實身份信息,就算報名成功了。不識字、更年長女工們的消息來源就是這些鄉鄰。有位女工聯系了十幾個同村,浩浩蕩蕩一行人,有人調侃稱呼她是“二工頭”。

中介海濤是本次負責管理的人員之一。他今年23歲,但工齡已經7、8年。據他說,他們和“華哥”是合作關系,不屬於一家勞務公司,把招的工人放在一起,“吃大鍋飯”,分攤彼此的成本。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8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