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專家警告:美國逼小國硬吞20%重稅,仍難擋中國洗產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與越南達成初步貿易協議,將對越南輸美商品課征20%關稅、針對轉運商品更開征40%。表面上意圖打擊中國藉由越南「洗產地」規避美方關稅,但多位專家指出,非法轉運認定模糊、執法困難,成效堪憂;此舉更被批評為「逼小國讓步」,難以復制到歐盟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身上。




根據《紐約時報》、《美聯社》,這項協議是在美國90天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屆滿前公布,外界普遍認為劍指中國透過越南轉運出口的模式。川普形容,越南將「完全開放市場」給美國商品,而美方則以削減部分關稅作為交換。

不過,美越雙邊貿易結構失衡,美國2024年從越南進口高達1366億美元,但向越南僅出口131億美元,越南也是美方第三大貿易逆差來源。

新協議明訂,凡由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一律課征20%關稅,若涉及「轉運」行為,則加征至40%。但何謂「轉運」目前定義模糊,或是從中國進口後經越南轉口、或是含有中國零組件的越南商品,皆可能適用,導致執法界線難以劃清。


協力商業顧問有限公司顧問馬丁(Dan Martin)指出,「轉運」本身是高度政治化的術語,「如何被定義及執行,將決定未來的美越經貿關系」。研究指出,這類非法轉運約占越南對美出口總額16%。

實務上也存在灰色地帶。以2022年一宗美方查驗案為例,盡管腳踏車整體零件多數來自中國,但因其車架由越南制造,美國海關仍認定為「越南制造」。哈佛商學院助理教授伊約哈(Ebehi Iyoha)說明,原產地認定有時只需單一關鍵零件,即可左右產品身份。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專家芮恩希(William Reinsch)認為,這類案件「執法始終復雜」,從單純換標簽的詐欺,到經越南加工的產品,各種情況層次不一,「而大多數情況介於兩者之間」。


此外,越南中國貿易關系緊密。雖然中國近年在越南投資成長迅速,但最大外資來源仍為南韓。越南官方強調,絕大多數出口品符合國際原產地規范,對中國原料進行足夠加工後,具備標示「越南制造」的正當性。

不過,越南也不太可能大幅修正原產地規則,以免引發北京不滿。中國不僅是越南制造業的重要伙伴,更是農業、林業與漁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若中方決定施壓,越方勢必受到牽動。

專家也對美方做法持保留態度。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資深學者洛芙莉(Mary Lovely)指出,「這根本是逼一個小國吞下去。美國做得到,但若是歐盟日本這種大國,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她認為,目前川普政府推動的多為「框架協議」,內容簡略、缺乏明確執行細則。包括與越南的協議在內,防洗產地、關稅分類等關鍵細節,都將留待未來幾個月協商,對於整體貿易效果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