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國家敘事之外,如何講述一個多元的中國社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你怎麼愛一個不愛你的國家?


寫在前面

看到Emily Feng的新書標題“紅花獨秀”(Let Only Red Flowers Bloom),我瞬間就明白了背後的隱喻。“紅花獨秀”的反面是“百花齊放”,在中文語境裡,這是個頗具威脅意義的詞語。人們會很自然地聯想到毛澤東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政策,看似鼓勵社會各界批評政黨與時政,實則是為“引蛇出洞”的鋪墊,並最終演化成了反右運動,讓大量的知識分子落難。“紅花獨秀”是“百花齊放”政策的實質,看似倡導多元燦爛,但在中國的政治環境裡,社會只能有一種聲音、一個樣貌,這個聲音和樣貌是被官方所定義的,脫離官方敘事的個人往往要付出政治代價,即使大量的人與那個官方倡導的形象格格不入。


Emily是一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華裔記者,目前常駐華盛頓特區。她2015年本科畢業就來到北京,開始了她的記者生涯。2022年,她被迫離開中國,親眼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落幕。作為美籍華裔的她帶著好奇心與某種對於自我身份的尋找,來到中國。七年間,她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工作,報道了中國社會的諸多側面:被拐賣和性剝削的鐵鏈女、“絕不打工”的網紅周立齊、維權律師楊斌、包頭商人王永明、盲人律師陳光誠、香港書商林榮基、山東現代大學學生李家寶、香港抗議者Kenny、陝西回民Yusuf,等等。

七年的時間讓她逐漸從中國的地表進入內核,並通過新聞媒體,揭露著在宏大敘事和堅硬外殼之下這個國家與社會柔軟、脆弱與多樣的部分。這些生動的故事成為了這本新書的主題:在國家權力的強壓和定義之下,中國人究竟是一群怎樣的人?個人與國家的關系是怎樣的?個人如何在一台強力政治機器之下,進行個體化的抵抗、堅持做自己?

我一直想和Emily聊聊。從2015到2019年的中國,在今天看來是個有些讓人懷念的時間。那不是個烏托邦,但是個更有生機、能量和看點的時代。作為一名外媒記者,見證這段時間中國家與個人的沖突和博弈在一個個具體而生動的故事中展開,Emly有她獨特的視角和觀察。

借新書發布的機會,我聯系到Emily。那時季風播客尚未發布,前期嘉賓邀請不斷遇阻。Emily爽快地答應了我的邀請,給了播客關鍵的支持。作為在美國長大的華裔,用中文做公共表達需要付出很多勇氣和努力。很感激Emily對我和季風的信任,相信讀者們會喜歡這期富有溫度和細節的對話。感興趣的朋友也歡迎點擊鏈接購買Emily的新書Let Only Red Flowers Bloom。

Enjoy!

何流




紅花獨秀的時代,需要記錄什麼樣的中國人?

HL:Emily,你剛剛出版了新書,


Let Only Red Flowers Bloom,這個書名很自然地讓我想到毛澤東當年說的“百花齊放”。這本書相對應的中文題目,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EM:2022年,我采訪了一個中國穆斯林女人,她跟我說,

中國共產黨以前讓各種顏色的百花齊放,但現在只允許紅花獨放。

我當時立刻就覺得這句話可以作為書名。

HL:我挺喜歡這個書名,簡單明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你在描述一個怎樣的中國,以及這樣的中國會發生什麼故事。這本書講了中國社會各種人物的故事,比如楊斌律師、包頭商人王永明、網紅“不打工哥”周立齊、鐵鏈女小花梅、陳光誠、維吾爾人、陝西回民、香港書商、香港占中事件中的抗議者。從作者的角度出發,你會怎麼描述這本書?這本書關於什麼?為什麼選擇這些故事?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