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印中将:中方在5月冲突中向巴提供印军实时信息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印度陆军副总参谋长拉胡尔·辛格(Rahul Singh)中将上周五在参加活动时表示,中国向巴方提供了有关印度关键阵地的“实时信息”。他没有详细说明印方是如何知道中国巴基斯坦提供“实时信息”的。


拉胡尔·辛格在发言中称:“在(印巴)军事行动总指挥(DGMO)级别会谈进行期间,巴基斯坦中国获得了我们部署的实时信息。因此,我们确实需要迅速采取行动,采取适当行动。在军事行动总指挥级别会谈进行期间,巴基斯坦实际上提到:‘我们知道你们的某种重要载体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采取行动。我请求你们,或许,撤退一下’。所以,他从中国获得了实时信息”。

拉胡尔·辛格还声称,印度当时正与三个敌手作战,并谈到“我们只有一个边界,还有两个敌手,实际上是三个。巴基斯坦在前线。中国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支援。巴基斯坦81%的军事硬件都来自中国······中国能够用其他武器测试其武器,所以这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实战实验室”。


根据一份军方声明,巴陆军元帅穆尼尔在对位于伊斯兰堡的国家安全和战争课程的毕业军官发表讲话时说,“关于外部支持的影射”是“不负责任和与事实不符的”。

巴方官员此前驳斥了关于中国在这场印巴冲突中对其积极提供支持的指控。北京伊斯兰堡长期以来关系密切,中国巴基斯坦的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数十亿美元。与此同时,印中关系也在2020年的边境冲突后变得紧张,那次冲突引发了两国军队长达四年的对峙,但在去年10月双方达成协议后,紧张局势开始缓和。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元帅资料图片 © 美联社图片

北京方面,当被印度记者问及,拉胡尔·辛格称,中国利用为期四天的印巴冲突测试武器系统,全力向巴基斯坦提供支持,印度实际上在同时应对巴基斯坦中国和土耳其3个国家。在印巴军事行动总指挥官通话时,中国通过卫星监测印方军事部署,为巴军方提供支持,而非讨论停火。他还称,中国采用“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策略;“在中印关系正常化进程中,中国仍与巴基斯坦密切协作,在物质和军事层面予巴支持。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说,“中国巴基斯坦是传统友好邻邦,防务安全合作是两国正常合作的一部分,不针对第三方。印度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也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一段时间以来,中方密切关注印巴局势发展,积极劝和促谈,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我们欢迎并支持印度巴基斯坦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寻求根本解决途径。中方也愿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她并指,“中印关系正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愿同印方一道,推动中印关系沿着健康稳定轨道继续向前发展”。

当记者追问道,“你说中巴友谊不针对第三方,但这正是印方指称的问题所在,中国在印巴冲突期间协助巴基斯坦,这损害了印度的利益”。毛宁则回答说:“我不了解你的消息来源和具体情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判断和解读。但我告诉你的是中国政府的政策,那就是中巴关系不针对第三方。对于印巴关系,我们支持双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印巴两军在5月份的四天交战中使用了导弹、无人机和炮火,这是两国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交战,交战的起因是4月份在印控克什米尔发生的一起针对游客的袭击事件,新德里将此归咎于伊斯兰堡,随后双方同意停火。巴方否认参与了4月份的袭击。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68 Seconds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