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川普大打關稅牌 要同時實現目標 幾乎是不可能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打著“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的口號,在展開第二任期後,隨即對全球貿易伙伴展開關稅戰,7日針對多個國家宣布新一波關稅稅率。美媒分析指出,川普將關稅視為萬靈丹,確實在上任初期取得若幹成果,但是長期目標卻彼此矛盾,恐難以單靠關稅手段全面實現。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關稅是否實施,幾乎成為川普展開第二任期後的每日焦點,而川普的關稅政策核心可以歸納為四大目標,包括振興美國制造業、增加美國政府收入、平衡對外貿易逆差、向各國施壓迫使其采取有利於美國的政策。

報道指出,川普將關稅視為“萬靈丹”,宣稱可同時振興美國制造業、填補財政赤字、縮小貿易逆差,並迫使他國向美國讓步。在川普上任初期,的確也在這些目標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例如蘋果、通用汽車等企業宣布將投資美國工廠、美國每月進帳數百億美元的關稅收入、4月份美國的貿易逆差被削減了一半,川普還在多次威脅提高關稅後,成功讓一些國家重返談判桌,且未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不過專家認為,這個現象可能只是市場面對關稅沖擊快速反應所引發的短期震蕩。


振興美國制造業

川普為振興美國制造業,在國內大幅減稅,並對進口產品課征更高的關稅,以迫使外國企業赴美設廠生產產品。即使在初期獲得的短暫的勝利,例如蘋果2月宣布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家電品牌奇異家電(GE Appliances)4月宣布,將耗資5億美元,將一間洗衣機工廠從中國遷回美國;通用汽車則在6月表示,將斥資40億美元擴大在美國的產能。還有許多企業也發布了類似消息。

但這些公司也表示,許多決策早於或獨立於川普的關稅政策,因為規劃、興建並啟用工廠往往需時多年。

另一個重大問題是,美國難以找到熟練的制造業勞工。5月美國勞動部才宣布制造業仍有41.4萬個職缺,原因在於美國願意或具備制造技能的人才有限。此外,美國勞工成本相較他國高得多,因此有專家估算,若iPhone在美國生產,成本可能飆升至超過3000美元。

另外,川普上任後前兩個月雖然新增9000個制造業工作,但近兩個月每月卻分別減少了7000個職缺。總體來看,自川普上任以來,制造業就業總數反而低於他就任時的水平。

增加美國政府收入

川普曾宣稱關稅每年能為美國帶來數兆美元收入,如此將能為美國人民減稅,在今年4月更表示,美國對各國征收的關稅,或許足以讓美國所有納稅人免除所得稅。但如果要達成這個目標,關稅稅率必須高的嚇人,甚至高過川普政府目前設定的水准。


根據美國年均3兆美元的所得稅收入與等額進口總額估算,若欲以關稅取而代之,需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征100%以上稅率。經濟學家斯洛克(Torsten Slok)認為實務上並不可行,估計關稅可能必須設在200%以上,才能替代全部聯邦所得稅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指出,川普上任以來,累計美國關稅收入還不到1000億美元。

平衡對外貿易逆差

在貿易公平訴求上,川普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對貿易逆差嚴重國家加征重稅,確實在短期內拉低進口數字並縮小逆差。但多數經學家一致認為,貿易逆差並不是損失或補貼,反而可能反映出一個經濟體的強勁表現。


盡管川普的關稅政策初期對商品貿易逆差確實產生了明顯影響,但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從4月的1300億美元下降至600億美元,但是5月美國調降中國商品關稅、以及外國購買美國商品的數量下降後,貿易逆差額又再度擴大。

經濟學家認為,長期而言,關稅不太可能大幅縮小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缺口。許多產品在其他國家的生產成本更低,而且有些商品根本無法在美國本土種植或生產。若貿易逆差持續縮小,反而可能意味著美國的消費能力正在減弱。

向各國施壓

川普習慣將關稅做為對他國、企業或產業施壓的工具,以進行談判、開放市場,最近成功的案例便是加拿大在上周撤回即將實施的數位服務稅。

但這樣的策略並非總是奏效。川普的關稅並未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他的關稅威脅也沒能說服蘋果將iPhone生產移回美國、讓好萊塢更多在洛杉磯拍片,或讓美國汽車制造商關閉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廠。

目標彼此矛盾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