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電飯煲是"幫凶"?真正致癌的是這6種常見行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電飯煲——幾乎家家都有每天都用


但最近幾年“世界衛生組織勸停使用電飯煲”的說法在網上廣為流傳

那麼,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電飯煲還能不能繼續使用?

用電飯煲會誘發肝癌?

但在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上輸入“電飯煲”進行查詢

根本沒有“呼吁停止使用電飯煲或是肝癌的催化劑”消息

事實上,電飯鍋主要是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外殼,二是內膽

內膽需直接接觸並加熱食物,因此內膽表面增加了塗層來提高安全性,一般內膽塗層主要有兩種:特氟龍和陶瓷,使用率較高的是特氟龍。

特氟龍別名“聚四氟乙烯”,是以四氟乙烯作為單體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較強的耐高溫化學穩定性,還有很強的耐酸鹼能力,無毒也不易分解。

為探究電飯鍋內膽塗層是否易分解,央視曾專門做過實驗,結果發現“特氟龍”塗層在加熱到300℃時會分解,但正常情況下,電飯鍋煮飯溫度不會超過180℃。

但電飯煲內膽塗層破損或掉落後不建議繼續使用

因為內膽煮飯不僅易粘鍋,米飯焦糊後可能產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

此外,內膽中的鋁材會直接和食物接觸,或會導致鋁元素滲入食物中,人體長期食用可能出現鋁攝入量超標,增加慢性毒副作用。

如發現電飯煲內膽塗層有明顯劃痕,甚至已成塊脫落,最好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更換內膽或電飯煲。

由此可見:電飯煲是“肝癌催化劑”系無稽之談


而預防肝癌真正要注意的是以下這三個因素️

1、病毒性肝炎

在我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高發主要病因之一,以乙肝和丙肝為主。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稱為“肝癌三部曲”。

2、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物質,被列為一類致癌物,其中黃曲霉毒素B1可導致DNA突變。霉變食物裡含有的黃曲霉素與肝癌的關系密切,黃曲霉素是肝癌形成過程中主要的風險之一。


3、酒精肝

酒精會影響肝臓對脂肪酸的分解,導致脂肪酸堆積,容易誘發酒精性脂肪肝,進一步發展,則會導致部分肝細胞壞死、纖維化,進而形成酒精性肝硬化,最終結局就是可能發展為肝癌。

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情況,“舍不得”可能會帶來致癌風險

1、選擇折扣水果

有些人為省錢習慣挑打折的水果買,但實際上這些折扣水果除了不新鮮還可能已腐敗變質,這些腐敗的部位可能含有一級致癌物霉菌,即使削掉了腐壞部分,還是有致癌風險。

2、隔夜菜反復吃

不少人習慣吃隔夜菜,隔夜菜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食用的,但需注意菜品種類,並加熱至100℃。但如果反復吃,隔夜食物中含有的硝酸鹽,人體攝入後會轉為有害致癌物亞硝酸鹽,易增加致癌風險。

3、做飯不開抽油煙機

有些家庭為省電,炒菜時會不開抽油煙機。但炒菜時產生的油煙,無論多少,其中都含有游離脂肪酸、卵磷脂等成分,以及200多種有害物質,人體吸入後會對呼吸道產生強烈的刺激,甚至對肺部也有一定傷害。

有研究統計,油煙是導致女性非吸煙者肺癌風險提升3.79倍的重要誘因。即便炒完菜,也不建議馬上關掉抽油煙機,因為部分滯留在空氣中的油煙不會馬上消散,相反可能增加室內PM2.5。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