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留學生: 追求"性價比"的留學生,撕不掉"鍍金"標簽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6月25日起,全國高考成績陸續放榜。留學機構負責人張峰更忙了。


他的社交媒體平台上,展示著學員接受英語面試培訓的視頻片段——這是為高考畢業生定制的培訓班。目標直指QS世界排名約750位的波蘭密茨凱維奇大學。

“這所大學本科年均學費最低僅約3900元人民幣,加上6萬至8萬元的中介全套服務費,年總成本遠低於歐美。”張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低成本,好畢業”是其核心賣點。


上海一家外企擔任程序員的劉旭陽,也曾被類似的“性價比”吸引。

他通過中介申請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劉旭陽坦言,該校入學門檻比較低,要求本科畢業且大學期間成績及格即可,兩年共花費約30萬元人民幣

大多數受訪留學生的心態相似,希望通過低成本的留學方式,提升學歷或拓寬回國後的就業渠道。

然而,近幾年政策風向悄然改變。這條以低成本換取學歷認證的路徑,正遭遇嚴峻考驗。

職稱晉升的“捷徑誘惑”



在學校全額報銷費用的政策鼓勵下,陳娣被泰國格樂大學錄取攻讀碩士。她僅在泰國待了70天完成部分課程,其余均為線上。她透露,自己搭上了東南亞留學的紅利“末班車”。圖為答辯現場。(受訪者陳娣供圖)

本科畢業的劉旭陽,在上海外企寫了兩年代碼。他發現身邊同事多為碩士或博士。他決定提升一下學歷

考慮到國內讀研周期長,且IT工作允許遠程辦公,他最終選擇出國攻讀全日制學位,“含金量更高一點”。

用最短時間、最少花費,換一張能提升職場競爭力的文憑,這幾乎成為學歷競賽中一條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而這種需求,在特定群體和地區表現得更為赤裸。

菲律賓,一家本土留學機構負責人葉倩兵所接觸的客戶中,讀碩博的中國人占主流,多為在職教師、醫護人員、企事業負責人等。

“讀完博士回國,每個月工資多幾千元津貼。”葉倩兵說。當職稱評定、薪資、安家落戶福利與最高學歷學位剛性掛鉤,理所當然推動著這批已有穩定工作的人群遠赴異國。

在湖南省某高校任職的鄭明武,曾面臨評副教授需博士學位的“硬指標”。


脫產讀博意味著放棄教職。經朋友推薦,他選擇了菲律賓一個“寒暑假集中授課+線上學習”的兩年半博士項目。

2015年起,他每次寒暑假都飛往馬尼拉上課。他透露,班上很多同學是中國各地的高校教師,“感覺不像在國外上課”。

拿到博士學位後,鄭明武順利晉升副教授,獲得可觀的博士津貼,學校還一次性發放了數十萬元人才補貼,解決了配偶工作調動。

因為恰逢學院提升教師博士比例的節點,他評價自己的選擇“很值”。

鄭明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早年的時候,中國有些三、四線城市的大學為了吸引人才,通常會提供優厚的條件,包括安家費、科研啟動金、配偶工作安排等。有些學校甚至承諾“來了就是學科帶頭人”。

搭上“鍍金”快車的,還有貴州高職院校教師陳娣。

2021年4月,在學校全額報銷費用的政策鼓勵下,陳娣被泰國格樂大學錄取攻讀碩士。她僅在泰國待了70天完成部分課程,其余均為線上。

陳娣透露,她搭上了東南亞留學的紅利“末班車”。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