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要"動真格的了" ,不要高興太早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商報》發表評論稱,在就關鍵原材料展開的全球博弈中,中國不斷將資源作為實現政治目的的施壓手段。因此,中國當前“放寬”稀土出口管制的承諾,並不能根本改變德國企業受制於人的尷尬境地。這篇題為《不應高興過早》的評論寫道:


“事實上,中國領導層動用‘資源杠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對此各方早已心知肚明。與中國共產黨打交道的一個規律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細心觀察,就能揣測出中方的意圖。過去幾個月裡,中國頒布了多項法律,目的都是要對關鍵原材料的出口加強管控。北京是要借此表明:我們要動真格了。

其實,很早以前就已有種種跡象表明,一旦機會成熟,中方就會大打‘資源牌’。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一直在為應對大規模國際沖突進行准備。而中國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別國的經濟依賴,當作達成政治目的的施壓手段。”


《商報》評論指出,為了在稀土領域獲取全球主導地位,北京已經布局多年。現在已經大功告成,開始加強稀土出口的管控。

”即使此舉會惡化同德國的關系,北京也在所不惜。同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後,德國基民盟籍外長瓦德普爾以罕見地坦率措辭稱‘信任已經喪失’。

在這次會談中,雖然中國外長承諾,將為德國歐洲在稀土供應方面提供便利,企業只需提出申請,就可進入‘快速通道’。但‘快速通道’如何運作,則語焉不詳。可以明確的是:德國經濟界不應高興得太早。即便這一次短期內找到了解決方案,姑且不論為這一方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但中國遲早還會再次將‘資源’作為施壓武器:或者針對整個國家,或者針對特定企業。




中國之外,美國也早已開始強勢介入資源市場。為了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德國歐洲企業是時候要重新布局了。不僅要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也應減少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一個歐洲原材料共同體。對於那些依賴原材料進口的大小企業來說,共同投資原材料替代性渠道已經刻不容緩。”


中國軍艦在紅海用激光鎖定德國偵察機,引發了德中之間一場嚴重的外交糾紛。《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中國的舉動不僅極不明智,同時還發出了錯誤的信號:

德國並不是第一個被中國軍艦用激光鎖定軍機的國家,此前,美國澳大利亞也曾有過類似的遭遇。這也說明,此次發生在紅海上空的事件,絕非一次意外,更不是軍艦乘員的擅自行為。中國軍方顯然是有意識地采取了這種激進措施,並對對方機組人員和設備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中方此舉可能是為了阻止對中國軍艦的偵察行為,也是為了展示中國的軍事實力。在事發地點更靠東的海域,中國正在極力強調其主權索求。

雖然這次事件並不是一次公開的戰爭行為,但與戰爭行為已經相差不遠,畢竟現在是和平時期,而事發地點又同中國海岸線相隔萬裡。德國外交部為此召見了中國大使,這是完全正當的回應。就政治角度而言,北京的這類舉動發出了兩個極不明智的信號:盡管基於同伊朗的盟友關系,中國船只遭受胡塞武裝襲擊的風險微乎其微,但保障航海自由也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而這也正是歐盟執行紅海使命的初衷。更何況,這種挑釁行為對中國改善對歐關系以反制川普的嘗試也有害無利。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