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一次買一堆,穿完就扔,不到百元的女裝真的值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曾經,桑蠶絲和羊絨這些貴價的面料仿佛是品質生活的具象化,“散發著一種經濟上行時的美”,人們甘願為了一件衣服背後代表的體面和精致而付費。可如今,消費的風向變了,越來越多人開始在意性價比,甚至慢慢形成了一條買衣服的“潛規則”:買夏裝,不能超過100元。

買衣服越來越“摳”


“這件穿起來肩膀像雙開門冰箱,退。”鄭雨欣正在試穿前幾天網購的一大摞衣服,挨件上身,只要在鏡子前轉上一圈,就能立刻決定一件衣服的去留。吊帶、連衣裙、牛仔褲……幾乎夏裝的每一個品類,鄭雨欣都買了一兩件。它們的顏色、款式各異,但共同點是,每件都不超過100元,單價最高的是一條牛仔褲,也只有80元左右。

鄭雨欣工作兩年多了,大概從讀研究生開始,性價比三個字就牢牢地扎根在她的消費觀念裡。每隔一段時間,鄭雨欣就會從網上淘一批新衣服,然後迅速決定去留,“反正都很便宜,買多了也花不了多少錢”。

幾年買下來,每種衣服都在鄭雨欣心裡劃下了一條價格底線。比如夏天的吊帶,30元左右是正常價格,“要是有些設計感,頂多加到60元,再貴就肯定不買了”,牛仔褲稍微貴點,可要是超過了150元,就不會下單。




▲ 單價不過百成了許多人的價格底線。圖 / 《凡人歌

買衣服的單價在降低,頻次也在逐漸減少。上學的時候,鄭雨欣隔段時間就會買一批新衣服,到後來漸漸只在旅行前才買。等到工作,已經幾乎不買新衣服了,每到換季,只有五六套衣服翻來覆去地穿,“買衣服變得越來越摳了”。


100元,已經成為了一批精打細算的年輕人,對夏季衣服的價格底線。百元之下,怎麼買都不心疼,百元之上,再動心也難下單。39元的T恤,59元的速幹短褲,到手一看,和前幾年花三五百元買的,質量差距似乎並不明顯,還帶運費險。於是,年輕人們頭也不回地沖進了網上的“低價小店”,讓自己衣櫃裡的平均價格一降再降。

這些小店往往都很“專一”。如果賣T恤,就用同一個版型,只換胸前圖案;如果賣褲子,就在顏色上下功夫,同款至少5個不同顏色起步。當然,眼尖的人是能從這些衣服裡,看出不少品牌的“影子”,Lululemon、拉夫勞倫都是“重災區”。不過,“一件才賣幾十塊錢,還要什麼自行車”,價格決定了期待值,有時反而會碰見意想不到的驚喜。

北京CBD工作的白領張婉,原本是桑蠶絲、羊絨等精貴面料的愛好者,可如今她開始鍾愛戶外風,“舒服最重要”。今年夏天,她在網上買了幾次基礎款運動風的衣服,一看賬單,幾乎都在100元以內,讓她意外的是,這些衣服的質量看上去並不差。

前幾天,張婉上班時就穿了一套,獲得了同事們的紛紛好評,尤其在聽到價格之後——衣服加褲子才100元出頭,大家只剩一句話:“完全看不出來,快發鏈接。”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