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考上清华却成"人下人" 网上炸开锅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考上清华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本该是件让人高兴得合不拢嘴的大事。可一位女同学却在网上发帖,语气满是无奈:她的通知书上写了“深圳”和“研究生”五个字,觉得自己像是掉进了“鄙视链底端”。这事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讨论:连清华的录取通知书都拿不出手,这世道是怎么了?


清华大学,国内顶尖学府,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去。可这位女同学为什么这么失落?原因很简单,网上流传的刻板印象让她压力山大。有人说,清华的研究生不如本科生“纯正”,深圳校区又被认为不是“正宗”清华。这种看法像一阵风,吹得人心里不是滋味。

先说“研究生”这三个字。现在考研热得像夏天的大太阳,可社会上还是更看重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出身。用人单位挑人时,眼睛常盯着你的本科学校。考上清华研究生,本该是件牛气的事,可在一些人眼里,研究生似乎总比本科生低一等。尤其是那些本科不是清华的同学,到了清华校园里,偶尔会听到“外来户”的议论。


再看“深圳”这两个字。女同学考上的专业在清华大学深圳校区。虽说挂着清华的名号,可有些人总觉得分校区差点意思。网上甚至有声音说,深圳校区的学生不是“真清华人”。这话听起来刺耳,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些企业在招聘时,直接写明“只要清华本部毕业生”,这让分校区的学生心里更添堵。



这种“分层”现象还不止于此。在清华校园里,还有一条隐形的鄙视链。比如,理工科的学生常觉得自己比文科生高一头,而艺术类专业的同学,比如清华美院的学生,更是被调侃是“最底端”。有位美院学生在网上留言:“我们才是鄙视链的地板!”这话半开玩笑,可也透着几分无奈。




还有一类学生也常被误解,就是通过强基计划进入清华的同学。他们经过层层选拔,成绩一点不差,可外界总觉得他们是“低分进清华”的特殊群体。这种标签贴在身上,就像背了个沉重的包袱,走得再稳也觉得累。


这些现象让人心里不是滋味。考上清华,靠的是真本事,哪有什么高低贵贱?可网上那些刻薄的评论,偏偏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女同学的自嘲发帖,其实也说出了很多清华学子的心声:努力考进顶尖学府,却还要面对莫名其妙的“等级”压力。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分层不只是嘴上说说,还真会影响学生。心理负担重了,学习动力就少了。本来在清华读书,课业压力已经够大,还要应付这些无聊的标签,实在是多余。就像有位同学在评论区说的:“毕不了业才是真尴尬!”这话一针见血,点出了重点:学业才是正事,其他的都是小事。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