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台灣提升軍人待遇 為何引發爭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薪、出國便利、搭機優惠、購物折扣——這是台灣軍人近期獲得的最新福利。


面對日益升高的軍事威脅,台灣政府希望透過提升軍人地位,扭轉國軍人才流失的困境。

但相關優惠政策成了朝野政治攻防戰的焦點,也觸動企業和消費者的敏感神經,引發“政府請客、民間買單”的質疑。


種種爭議背後,是台灣社會根深蒂固的“重文輕武”風氣,以及國軍訓練制度等結構性問題。BBC中文采訪多名在職軍人和軍事專家,剖析各方觀點。

加薪為何引發疑慮?

台灣,年滿19歲的男性須服役,統稱為“義務役”;而自主加入國軍的軍人則為“志願役”,兩者皆提供薪資。

目前台灣有15萬名志願役軍人,他們每月的“加給”原本大約1.3萬至1.5萬元(新台幣,下同)不等,2026年元旦開始將不論軍階、齊頭式上調至每月3萬元,幾乎翻倍。

新規定還新增超時加給及地域加給的發放依據,以及新增戰斗部隊加給,提升官兵進入戰斗部隊的誘因。

軍人加給是指基本薪資外,根據職務、地區、專業等條件額外發放的補助與獎勵金。這次調薪後,二等兵月薪將由4.2萬元增至5.7萬元,下士從4.8萬元增至6.3萬元,具備大學學歷的少尉一級則從5.8萬元提升至7.3萬元。

齊頭式加給的措施,是根據立法院6月通過的《軍人待遇條例》修法,該法案由國民黨團提出。

對此,在陸軍服役五年以上的林子維(化名)認為,無論國軍如何加薪,“通膨速度永遠趕不上加薪速度”,因此改善工作環境和文化才是解方。

陸軍退役少將郭力升則向BBC中文表示,在台灣引進大量先進武器裝備的同時,人力也該一並跟上,因此加薪確實是一個合理的手段,但不是唯一。




“目前全體台灣還是處於一個低薪的環境,意味著對某個特定職場提供優惠手段的話,很容易引起其他領域的人士對軍方有一些不同的印象及反彈。”郭力升說。

正在特戰部隊服役的劉仁斌(化名)支持加薪,但也提出有“政治操作”的疑慮。“合理有據調漲薪資,跟菜市場挑菜喊價,何者更符合民主國家的議事程序?我想不言自明。”他對BBC中文說。

事實上,這次條文修訂後引發政治爭議。


在國會朝小野大格局下,掌握多數議席的在野黨表示,加薪所使用的預算對於提升戰力至關重要。執政民進黨則批評修法違憲且違反財政結構,擔憂新增的300億預算會沖擊原本的作業維持費及軍事投資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加薪對於留住國軍人力能產生正面效果,且不論軍人的身分,只要是志願役,加給的數目應該相同,唯一不同的應該是底薪。

但他也強調,台灣國軍人才的流失主要來自於戰斗部隊,實際的招募人數經常不到預期的70%,單純調高志願役加給無法改善情況。

“因此考慮加薪時,關鍵是要擴大戰斗單位跟非戰斗單位之間的薪資差距,這樣才能夠鼓勵人願意去戰斗部隊服務”。

搭機、購物優惠誰來買單?

除了調薪,7月1日起,台灣軍人在搭乘本土航空公司時,可享有優先登機的優惠。

這是台灣交通部與國防部6月初共同宣布的措施,政府稱軍眷將列入下一階段研議對象。目前,已有華航、長榮、星宇等六家航空公司讓軍人優先登機。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