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烏克蘭危機: 軍事史上第一遭!烏克蘭無人機部隊俘虜俄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西班牙媒體《阿貝賽報》(西班牙語:ABC)13日報道,烏克蘭戰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技術突破。在烏克蘭第2大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烏克蘭第3獨立突擊旅,利用無人機與自殺式地面作戰平台,首次在無人類士兵參與的情況下,成功俘虜俄軍士兵。


這場行動由機器人部隊獨立完成,甚至連押送戰俘的任務也由無人系統執行,標志著現代戰爭進入全新階段。

報道描述,烏克蘭第3獨立突擊旅9日在“Telegram”軟體發布消息,稱其部署的地面爆炸車輛與無人機成功攻擊俄軍堅固陣地,摧毀多個掩體後,一台地面機器人逼近部分坍塌的庇護所,迫使俄軍士兵為避免爆炸而投降。


隨後,幸存的俄軍士兵在多旋翼無人機的押送下抵達烏軍防線,依軍事規程被收押為戰俘。該行動未損失一兵一卒,且成功控制俄軍陣地及附近戰略目標。

在此之前,這個陣地曾抵御過2輪人類部隊的進攻。專家指出,雖然烏克蘭已廣泛使用無人艇與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但此次行動顯示技術化戰爭已達新高度。


軍事專家分析,這種基於技術的非對稱戰爭策略大幅降低己方傷亡,並有效迫使敵軍後撤。然而,新型態也引發法律爭議。《日內瓦公約》未明確規定如何處理由自主系統俘虜的戰俘,導致法律真空,引發關於機器人在武裝沖突中角色的新討論。

美國以色列等國的國防專家正密切研究此案例,試圖將自主系統融入地面作戰理論。


這場“機器人俘虜戰爭”不僅改變戰爭形態,也為未來軍事技術與國際法規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烏克蘭士兵講述軍事史上第一案例,俄軍士兵向無人機作戰平台投降經過。 圖:截取自“X”@wartranslated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