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在家办公已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加西网编译报道:随着美国巨头亚马逊 (Amazon) 、谷歌 和摩根大通 (JPMorgan) 今年早些时候要求员工回办公室工作,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在家办公的时间减少到一天,甚至没有。




这一举措正值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之际,员工的筹码正在减少,企业也面临着提高生产率的压力。


一些专家指出,缺乏证据表明延长办公时间对企业有利,但企业领导者越来越相信这一点。

据加通社报道,Engage HR 董事总经理亚历克斯·加拉赫 (Alex Gallacher) 表示:“许多客户正在缓慢但稳步地增加办公室内办公的要求”。

包括加拿大皇家银行 (RBC)、丰业银行 (Scotiabank) 和蒙特利尔银行 (BMO) 在内的大型银行已要求从 9 月份开始员工至少在办公室待 4 天。

未来可能更多巨头采取类似举措。根据毕马威 2024 年的一项调查,83% 的加拿大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预计三年内将重返办公室全职工作,这一比例较 2023 年的 55% 大幅上升。

不过员工的期望则有所不同,全球人力资源机构 Robert Half 的工作场所趋势报告,灵活的工作场所对员工有很大的吸引力。

大约 40% 的受访员工表示,他们更喜欢混合工作,每周在办公室工作 2 到 3 天。


但很多公司一直在列举办公室办公的各种好处,例如更容易的协作和团队合作、指导机会和更好的沟通。

加拉赫认为,公司试图让员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做法尤其具有推动力。

他说,对于银行等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而言,面对面的合作有助于强调他们试图实现的以人为本的业务。


银行自己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加拿大皇家银行指出,它之所以增加员工在办公室的工作天数,是因为它是一家“关系驱动型银行”,其面对面的人际关系是其文化的核心。

丰业银行指出,合作、参与和职业发展方面的好处,以及更强大的文化和归属感是其选择的原因之一。

但如何衡量在家办公还是回办公室办公更有效率并不容易。一些研究人员致力于量化这些影响,例如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布鲁姆去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对象为旅游公司Trip.com的1,600名员工。

研究发现,每周在家工作两天的员工与完全在办公室工作的同事一样高效,而且更有可能获得晋升,而他们的离职率下降了三分之一。

但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看法。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毫不掩饰地指出,不可靠的员工是该公司恢复完全办公室办公的原因之一。

在《巴伦周刊》发布的一份录音中,他在二月份的一次市政厅会议上抱怨说,自己在周五根本联系不上任何人。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Note:
  • 加西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或许可,严禁转载或摘录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此.而.陈.誓] 2025-07-14 12:24
    作为客户,自从疫情以来深刻地经受着各种无论政府或私营企业的\"在家办公\"所带来的服务缺失、质量下降等等不便与痛苦!难道有人会不明白:在家,可以办公,却也可以干自家的私活,所以一般而言,深受员工喜爱但工作效率与产出下降无疑!除非是必须“自负盈亏”之类的工作,因为它们不受时间所限,是“包产到户”的。
    Prev Page1Next Pag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0 Seconds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