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十八岁太奶奶》:"权力代偿"如何重构女性叙事?|微剧评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编者按】


微短剧行业内容创作的多元化与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澎湃短剧频道x有戏栏目推出“微剧评”专栏,携手高校专业力量,借助DeepSeek开展AI共创,探索微短剧文艺评论的新视角。本篇聚焦穿越女性成长题材微短剧《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




出品 听花岛/李柯以、王培延、赵廷义/集数 90

“孝子贤孙都跪下!”——这句充满挑衅的台词,搭配一张18岁少女冷脸端坐的剧照,在抖音和红果短剧平台疯狂刷屏。

截至6月22日,《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累计播放量突破5.3亿,其中31-40岁观众占比高达45.79%,且以女性居多。同一IP的七版翻拍中,唯有李柯以这一版“杀出重围”,这不是一部普通的“重生逆袭”短剧,而是一面照见现实焦虑的镜子——当社会仍习惯将中年女性框定在“妻子”“母亲”角色中时,“太奶奶”的设定让她们短暂僭越了辈分与年龄的枷锁,在虚拟叙事中完成一场酣畅淋漓的权力代偿。

年轻女性扮演至高无上的“老祖宗”,颠覆了传统家庭叙事中老年男性的权威形象。这种“反差萌+女性掌控力”的组合,对女性观众(尤其以承担多重压力的中年女性群体)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由此引发的诸如年龄反差、伦理反差笑点更为作品增添了得天独厚的反差感和荒诞性,使叙事风格轻松诙谐,成为作品的另一大卖点。


李柯以饰演的“18岁太奶奶”形象消解了传统大家族长辈的压迫感,让观众更容易代入“上位者”视角。剧中,当身着校服的李柯以不怒自威地整顿家族事务、训斥比自己年长或同龄的“不肖子孙”时,弹幕齐刷“血脉压制”。观众不会因以下犯上产生伦理不适,反而会因“扮猪吃老虎”而爽感加倍,

45.79%的31-40岁受众占比,揭示了这部剧的真正“药效”:它为困在“夹心层”的中年女性提供了一场“时空置换”的心理代偿,“18岁身体+80岁智慧”这种形象与身份的错位,恰恰对应了当代中年女性在家庭与职场中“资历与外貌被双重评价”的状态。当现实中的她们面临职场边缘化、容貌焦虑时,这种设定就成了完美解决方案,而在婆媳关系、子女教育中被动妥协的女性,则能通过“太奶奶”一言九鼎的地位获得替代性满足。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十八岁太奶奶》第一季中,去爱情化的主线成为它的一个显着特点。在“霸总娇妻”“甜宠逆袭”的剧情占据短剧市场主流的当下,去爱情化的剧情更好地迎合了当代女性积极拥抱机遇与挑战,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的需求,体现时代的正向潮流,具有先见的进步性。然而,它的局限性同样明显:剧中太奶奶的权威依然依附于家族体系,而非独立的社会身份。


当观众为重生剧情叫爽时,或许也该思考:现实中女性权力的获取,是否只能通过“重生”或“主角光环”这种超现实路径?而作为创作者同样应当思考,创作在具备“重生逆袭”的爽感同时,是否能为当下女性群体实现社会价值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或启发。期待在未来的短剧市场中,女性受众所获得的不再仅仅是“权力代偿”,而是真正去主动改变的勇气和力量。

作者:王若暄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

指导教师:廖媌婧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

技术支持:DeepSeek x 派生万物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