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昆虫偷听植物"说话" 新研究揭惊人互动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的一项突破性研究首次证实:昆虫能听见植物发出的声音,并据此做出决策行为。这项发现为自然界声音沟通研究开启全新领域,也可能改变人们对农业与害虫管理的理解方式。


研究团队由动物学家约西‧尤维尔(Yossi Yovel)与植物学家莉拉赫‧哈达尼(Lilach Hadany)领导,两人过去已证明植物会在压力下(如土壤干涸)发出类似爆米花爆裂的超音波“咔哒声”,频率远高于人耳可听范围。一棵健康番茄植株平均每小时只发出一次声响,但在干旱压力下,可能每小时爆发数十次。

那么,谁在听这些声音?研究人员怀疑昆虫可能是潜在的“听众”,并针对雌性非洲棉叶蛾(Spodoptera littoralis)进行一系列实验。这种蛾类通常将卵产在番茄植物上,以便孵化后的幼虫就地取食。


研究发现:

健康与缺水的两棵番茄植株之间,蛾类明显偏好将卵产在“安静、健康”的植株上;

当实验中不放植物、仅播放植物受压时录下的声音,蛾类会选择靠近声音的一侧产卵,似乎将声音视为植物存在的线索;

当蛾类无法听见植物声音时,不再展现产卵偏好,证明声音为其决策依据;


若两侧都有健康植株,但一侧播放植物受压声响,蛾类则再次偏好选择安静一侧,可能还辅以嗅觉辨别。

研究人员强调这种植物声响可能并非与昆虫沟通的讯号,而是被动暴露出的“线索”(cue)。也就是说,植物并非“故意”发声吸引或驱赶昆虫,但昆虫能听见并加以利用,从而构成一种“声学互动”。


研究最终结论指出:“我们首次揭示了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声音互动证据。我们相信这只是开始,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的声音互动必定还有更多样的形式与角色,有待探索。”

该研究于7月15日发表于《eLife》期刊,由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农业部属下的沃卡尼研究所(Volcani Institute)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



示意图(公有领域)
1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