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香港: 从精神"粮食"到精神"零食"的香港书展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饮食文化主导的年代,阅读是否也正逐渐“零食化”?饮食和零食融入书展主题,这不仅是本届香港书展所隐含的象征性映照,也是一种现代阅读文化对城市书展角色的试探。


刚于7月22日结束的第35届香港书展,以“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为年度主题,不仅在展馆里大量展出海内外饮食主题书籍,并引入“零食世界”联展,吸引百余家零食品牌参与。零食配搭书展,如同零食进书店,在过去或许令人非议,如今却已顺理成章,不再是经营模式的试验,而是一种新常态。

香港书展成功融入饮食与零食文化,似乎象征着“精神零食”逐渐取代“精神粮食”,成为未来阅读的主流方式。不过,在书展主会场浏览,仍然会看到林林总总为阅读请命的宣传语:阅读通向自由/寻找仍在阅读的你/我们一起阅读/阅读不是主流,我清楚明白/相信有一天,我们可以发光……


我不禁思索:在人类仍坚信阅读能点亮心灵的年代,我们是否已经走进一个“精神零食化”的阅读时代?书展,这个本应属于精神粮食盛宴的场域,是否也正在被“即食文化”“碎片阅读”悄然替代?

深度阅读与碎片阅读,如同主食与零食;过去逛书展的缓慢步履,如今似乎也逐渐变得即食而匆促。在网络媒体主导眼球的今日社会,阅读的节奏加快,耐心却变少了。人们不再愿意细嚼慢咽地读完一本文字密集的小说,而是习惯于滑读简短易读的图文、短视频与标题。这种快节奏的阅读体验,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零食”概念不谋而合——随手可取、立即入口、风味刺激,易饱却无营养。

阅读文化的转向,也带来书展、书店与出版的新生态:书的世界里不仅有书,还有饮料、文创、名人效应、讲座导览等各种引流要素。甚至,书籍本身也可能只是活动、签名会、展台布置中的配角。一场书展或推介活动不再只是围绕书籍,而是一种集话题、流量、感官体验与商业策略于一身的跨界复合平台。

当然,不只香港,新马也是如此。过去的出版人与作者可以是静态的推动者,如今的出版人与作者,必须“多线作战”,以三头六臂在媒体、展场、社交网络上推广作品,用很大的努力争取微小的关注与回响。

一座城市是否有书展,可以体现文化温度;同样的,一座城市是否有足够的书店,也映照文化氛围。尽管香港书展对一些文化界人士来说,只是年度暑假开锣活动,也有出版业者认为销售并不如宣传中乐观,尤其是文化与文学类书籍,在书展的销量,和教辅、流行文化书籍与童书相比有很大的落差。但作为年度阅读文化盛会,香港书展仍是一项值得各地城市借鉴的文化推广模式。


从主办单位香港贸易发展局,到出版社、媒体、学校乃至各阶层民众,都乐于参与其中。今年七天展期,近90万人次进场。这不仅是在阅读风气普遍低落、文艺出版萎缩中的亮眼数据,更是一座城市的管理者、经营者与阅读者共同建构文化节日的成功范例。

城市书香与新加坡书展

香港书展的意义,不只是“买书”与“看书”,而是“全民阅读”的仪式感与归属感,也是暑期文化氛围的开场活动。从家庭到学校,从老街坊到年轻人,香港书展如春节年市一般,真正实现“让文化落地、与生活融合”。即使摊位成本高昂,出版社也愿意参与其中,正是因为他们看见人流,也看见文化的温度。


我在10多年前就写过:“能让出版社很想参与的书展,就是成功的书展。”今天我仍然坚持这一点。香港书展的成功,在于它动员媒体、商团、官方与市民四股力量,并在各自立场上达成一个文化共识——阅读是全社会都该认真对待的事。

主办单位香港贸易发展局并非全由政府官员领导,而是以半官方半商界,结合民间力量的模式持续推动文化消费,其中香港工商会扮演重要角色。它让我们看见,阅读文化的推动,不必完全依赖政府,但也不能让民间自生自灭,而应由“文化—经济—社会”三轴并进,官商民一起合作,上下齐力推动。

反观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宗乡总会及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等具备文化推广职能的机构,至今在阅读文化方面,仍少见积极参与或具规模的推广活动。相较于它们在视觉艺术或表演艺术上的参与程度,这些机构在阅读文化领域显得较为缺席,或扮演着被动的角色。

新加坡也曾拥有“数十万人次进场”的世界华文书展,后改名为世界书展,再改为新加坡书展,多年前终于停办。

新加坡书展停办以来,多年来未曾出现较具全国影响力的华文书展。取而代之的,是由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主办的早报文学节与城市阅读节。这两项聚焦华文文学与阅读推广的活动,逐渐承担起华文书展的文化角色,成为目前仍能维系公众阅读文化精神共鸣的重要平台。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3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