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台灣"大罷免"為何慘敗? 賴清德面臨哪些壓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場“大罷免”可視為2024年立委選舉的延長賽,更是2026年地方選舉的前哨戰,藍營“打了一劑強心針”,綠營則遭遇重大挫敗。


DW采訪不同專家分析“大罷免”為何失利?如何解讀“抗中牌”失靈的說法?中國美國會怎麼看待?以及總統賴清德的少數政府,接下來可能面臨哪些挑戰?https://t.co/NywaiHgucx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July 29, 2025 有學者認為,結果顯示多數民意反對無差別的全面罷免,但未必代表支持國民黨,關鍵是中間選民的“懲罰性投票”;對於民進黨“抗中保台”論述未來是否受到挑戰,專家有不同見解,但都指出北京樂見台灣社會對立加劇。

台灣“大罷免”首輪投票落幕,全軍覆沒的結局出乎外界預料。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挺過罷免危機的立委與地方首長,剩余任期內將不得再被提起罷免案,形同獲得“免死金牌”。


發起“大罷免”的公民團體與後半場表態支持的民進黨,未能如願改變立法院的政治版圖。綜合分析,這場“大罷免”可視為2024年立委選舉的延長賽,更是2026年地方選舉的前哨戰,藍營“打了一劑強心針”,綠營則遭遇重大挫敗。

DW采訪不同專家分析“大罷免”為何失利?如何解讀“抗中牌”失靈的說法?中國美國會怎麼看待?以及總統賴清德的少數政府,接下來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大罷免為何慘敗?

就投票結果來看,25起罷免案全數不通過,24名國民黨立委與1名前民眾黨籍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全部留任,在野陣營成功守住全部席位,罷免方全面潰敗;整體投票率平均高達56.2%,創下罷免歷史新高,關鍵選區花蓮的投票率甚至突破了6成;包含新竹市長高虹安在內的8名被罷免人,他們拿下的不同意罷免票更超越了2024年上屆大選的得票數。

“完全一席都沒有,這個是有點出我意料。不過事後諸葛亮來看的話,其實也知道民進黨同溫層太厚。”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向DW指出,以“反共護台”作為論述主軸,采取大規模的全台罷免,“這種包裹式的、把只要是藍的都認為是親共的(策略),好像也的確引起很多選舉期間沒有聲音的中間選民反感。”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左正東提出類似觀點,他向DW表示,立委有任期可以改選,罷免通常是針對個別候選人有道德瑕疵或違法時采取的手段,但“大罷免”卻是“全面無差別的罷免”。

他指,這一方面未能說服選民為何必須采取這樣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未能提出明確的重大政策訴求,“對國家機器有效運轉來說,並不是一個有效的罷免”,更重要的是指控“親中賣台”但未能提出有力證據,論述因此顯得薄弱。他表示投票的結果顯示,“台灣主流民意認為,民進黨已經濫用了所謂的‘抗中保台’”。

不過兩名專家都強調,“大罷免大失敗”並不代表台灣主流民意反對反共。


根據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2019年以後,台灣民眾自我認同為“台灣人”的數據穩定維持在6成以上;陸委會去年底的官方民調顯示,近9成的台灣民眾不認同中共長期對台軍事威脅、經濟脅迫與外交打壓;近8成5的民眾不認同中共在國際場域強調台灣問題是內政,並要求其他國家遵守“一中原則”。

左正東表示:“我相信投下不同意票的這些人,多數也認為他們是台灣人,他們所做的這個投票是反對目前他們所看到這種亂扣紅帽子、只有自己的路線是正確的、其他的路線都是道德上的錯誤。這就是罷團以及民進黨的賴政府給大家的感受,就是說一定要抗中才能保台,而且一定要用他們的方式去抗中。如果不是用這個方式,你就一定是有問題。”

邱師儀也強調,民主、自由、人權的理念以及生活方式,已經變成台灣人的DNA。反共仍是台灣社會目前的最大共識,“並不是說台灣人已經不再反共,或是不再討厭中國,只是說民進黨操作(大罷免的)手段他們認為比較拙劣,而且有點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硬要把它扯在一起做政治操作,他們覺得很反感”,結果反而催出了中間選民的“懲罰性投票”。

藍營基本盤方面,這次罷免的選區本來就是藍營優勢地區。左正東指出,過去很多人批評國民黨各自為政、獨立作戰,但這次不只成功動員地方,也可以看見不同選區“區域聯防”的策略,可說是“打了漂亮一仗”。此外,“藍白合”結盟在部分選區奏效,加上部分選民認為民進黨政府處理風災等問題施政不力,賴清德的“團結十講”與“雜質說”又引發巨大爭議,種種因素激怒了選民,促使他們出來投下不同意票。

邱師儀則補充認為,盡管賴清德執政後在國防議題試圖展示決心,尤其今年漢光演習“做得非常好”,但顯然這次選民更在意民生議題,對於通脹、缺工、少子化、低薪等內政有諸多抱怨,兵役問題亦引起部分年輕族群反彈,成為“大罷免”失敗的次要因素。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