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人体内充斥着真菌:但它们会否造成大脑疾病?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科学家早已了解真菌脑部感染的危险性,但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一个可能性:真菌进入大脑的频率可能远高于我们过往认知,甚至可能与阿兹海默症等脑部疾病有关。https://t.co/YO2f0DXi7f—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July 30, 2025


人类体内的真菌(fungi)对健康的影响,可能远比我们长久以来所认为的要大得多。

在我们身体内外生活着数百万个微小生命体,其中包括无数真菌种类。我们的皮肤上布满了它们,鼻腔和阴道内的黏膜也充满了它们,甚至在我们的肠道内,真菌也与细菌共存。


虽然我们在出生时可能从母亲那里获得一些真菌,但新的真菌也不断进入我们的身体;每当我们喝啤酒或吃面包时,就会摄入酵母菌;而每一次呼吸,也都会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真菌孢子。许多真菌很快被我们的免疫系统迅速消灭,但也有一些是短暂的过客,甚至会成为终身的“伙伴”。

近年来,科学家开始探索这些体内真菌如何影响人类大脑与行为。

医学界早已知晓真菌可能引发危险的脑部感染。然而,研究人员如今也发现了一些引人关注——尽管有时具争议性的线索,显示这些微生物可能对人类产生其他神经系统影响。

这或许让人联想到美国串流平台HBO电视剧集《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中将人类变成丧尸的真菌。虽然有科学家认为真菌完全控制人体的想法并不可信,但他们正认真研究体内某些真菌是否可能促成阿兹海默症等脑部损伤疾病,或是肠道真菌是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与心理健康

专家表示,这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问题远多于答案。但这些可能性值得深入探究——不仅为了理解我们与体内微生物之间深层而复杂的关系,也为了探索提升健康的新途径。

总体而言,人类相当擅长抵御真菌(我们温暖的体温通常不利于真菌生长)。

根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微生物学家马修·奥尔姆(Matthew Olm)的研究,许多与人类共存的真菌可能对我们有益,或许能支持免疫系统或促进伤口愈合。他说:“我认为真菌绝对是健康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其他真菌可能引发感染,从足癣到鹅口疮皆是如此。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真菌免疫学家丽贝卡·德拉蒙德(Rebecca Drummond)说明,这通常发生在我们接触到环境中的有害真菌,或是与我们共存的真菌在特定条件下突然大量繁殖时。

真菌很少能突破肺部与肠道的保护屏障,以及大脑自身的防御墙——血脑屏障——加上专门消灭潜入真菌的免疫细胞,脑部感染极为罕见。但真菌脑部感染确实存在,且近数十年来病例数有所增加。

德拉蒙德教授指出,这主要因为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数增加,部分原因是全球爱滋病毒(HIV)的传播,特别是在非洲地区,同时也因为癌症患者与器官移植接受者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情况日益增多。她表示:“我们使用的免疫调节药物越多,这类真菌感染就会越常见。”


德拉蒙德解释,有些感染大脑的真菌源自肺部,例如曲霉菌(Aspergillus)或隐球菌(Cryptococcus),这些真菌以孢子形式被吸入,若未受控制,可能发芽、生长并扩散。较少见的情况是,肠道常见的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失控增生,若一旦进入大脑便会分支生长并产生毒害神经的毒素。此外,隐球菌则可能形成肿瘤般的团块。她说:“这显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害。”

真菌脑部感染往往致命,曲霉菌感染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德拉蒙德教授指出,治疗这些感染颇具挑战: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且并非所有药物都能穿越血脑屏障,消灭潜藏于脑部的真菌。此外,部分真菌甚至已对这些药物产生抗药性。

再者,幸存于真菌脑部感染的患者,常会遭受长期脑损伤。德拉蒙德就说,以爱滋病患者为例,若从隐球菌性脑膜炎(由隐球菌引发的脑部感染)中存活下来常会出现视力受损、记忆丧失和头晕等症状。

科学家早已了解真菌脑部感染的危险性。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一个可能性:真菌进入大脑的频率可能远高于过往认知,甚至可能促成阿兹海默症等疾病中的神经细胞损失。

事实上,长期以来,科学家将阿兹海默症与脑部特定蛋白质的积聚联系起来,但目前关于这些蛋白质究竟是病因还是症状的争论日益加剧。譬如,爱丁堡大学分子生物学家理查德·拉特(Richard Lathe)就告诉BBC説,这些蛋白质实际上是对抗微生物入侵的防御机制,研究显示它们具有抗感染的特性。

进一步支持微生物可能引发阿兹海默症的证据,来自于小老鼠实验。科学家观察到,在小老鼠免疫系统受损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进入了牠们的大脑。此外,在一项尚未经同行评审的预印本研究中,拉特教授及其同事检查了健康人和阿兹海默症患者死后的脑切片,发现两组脑中均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真菌,但阿兹海默症患者的脑中微生物数量更多。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