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國計劃就基孔肯雅熱病例上升 對華發布旅行警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彭博社7月30日報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言人對該媒體稱,由於中國基孔肯雅熱病例上升,計劃對中國發布旅行警告。


在7月31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回應外媒記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的提問時表示,國家衛健委此前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國南方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並引發本地傳播的情況,指出當前疫情可防可治可控。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蚊媒傳播的疾病,上世紀50年代在國外已有報告的病例,目前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該病毒的傳播。據了解,中方就此同世界衛生組織保持著溝通,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本國人民和在華外國公民的身體健康,將一如既往為境內外游客提供舒適、安全、便利的旅行環境。


廣東全省累計報告4824例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

根據廣東疾控通報,2025年7月20日0時至7月26日24時,廣東全省新增報告2940例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未報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882例,廣州22例,中山18例,東莞、珠海、河源各3例,江門、陽江、肇慶各2例,清遠、深圳、湛江各1例。

截至7月26日24時,今年廣東全省累計報告4824例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均為輕症,無重症和死亡病例報告。目前,已治愈出院和解除醫學觀察3224例。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康敏表示,基孔肯雅熱通過感染病毒的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症狀以發熱、關節劇痛和皮疹為主要特征。多數症狀較輕,病程1~2周後可自行恢復,但少數患者可能發生慢性關節疼痛等(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所有年齡人群均易感,但需要重點關注重症高風險人群,包括圍產期

感染的新生兒、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臓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林炳亮表示,病人被伊蚊叮咬後會傳播給家人及鄰居,為了大家的健康,如果出現發熱、關節疼痛、皮疹等症狀,請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如果近期有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旅居史,或者有明確的蚊蟲叮咬史,可主動向接診醫生說明。這些信息對於醫生及時、准確地作出診斷至關重要。一旦確診應配合醫院和社區要求做好防蚊隔離。


在用藥過程中,仍有一些注意事項。“治療以退熱、關節炎止痛、緩解皮疹瘙癢等支持、對症治療為主,不建議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兒童避免使用水楊酸類藥物。如果病情需要,可選擇對乙酰氨基酚。”林炳亮說。

有感染科醫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治療基孔肯雅熱過程中,之所以不建議使用阿司匹林,是因為這種藥會抑制血小板聚集,容易引起出血。

與基孔肯雅熱一樣,登革熱傳播媒介和傳播途徑都是經伊蚊傳播,都有發熱、皮疹、關節痛症狀,後者也是目前防控的對象。

林炳亮亦表示,當出現發熱症狀時,建議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由醫生進行專業判斷後再開具藥物。在未排除登革熱之前,不建議自行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藥物,以免因用藥不當而加重病情或引發其他不良反應。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