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電影: 那些走進電影院的中年人,在陳佩斯的《戲台》中尋找自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新京報記者 郭懿萌實習生趙炘瑜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楊利


燈光漸暗,銀幕亮起。當《戲台》裡陳佩斯飾演的侯班主沖著祖師爺神像跪下,顫抖著說“為活命啊!”趙磊的心像被重錘了一下,“這不就是我嗎?”

人到中年,《戲台》中展現的精神與現實的拉鋸戰深深刺痛了趙磊——要活著,就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有些規矩和原則,又怎能說放就放?這種撕裂感讓他不由想起這些年,為了“活著”不得不做出的種種妥協與掙扎。


《戲台》是陳佩斯闊別大銀幕32年後的回歸之作。很多像趙磊一樣的中年人來到了電影院裡,他們是看著陳佩斯小品長大的那批人,如今在各自的領域裡,也有許多不得已的時刻。

是委曲求全,還是為心中的底線硬扛到底?陳佩斯的《戲台》像一面鏡子,照見了這群中年人最憋屈、最隱秘的故事。



2018年,天津甲子曲社的兩位成員登台演出。受訪者供圖

━━━━━

當“改戲”成為日常

7月19日深夜,38歲的趙磊避開家人,關上書房的門,任淚水肆意流淌。就在幾小時前,他剛陪同年過七旬的父親看完陳佩斯的電影《戲台》。


父親與陳佩斯同齡,已經幾十年沒有進過影院了。聽聞年輕時崇拜的喜劇大師有新作上映,老人難得地表現出濃厚興趣。觀影過程中,父親時常發出開懷的笑聲,而趙磊卻有一種“心臓被壓著”的感覺。走出影院,避開家人,那種苦楚和酸澀終於決堤而出。

趙磊是一家公司工程部的項目經理,在電力行業摸爬滾打了整整20年。他的第一學歷是中專,靠著考取的八九個專業證書才走到今天的位置。他深知其中的艱辛,所以對待每個客戶都極力爭取。

但現實中,有一些不懂工程的客戶總要“指導”,讓他倍感為難:一個停車場充電樁項目,剛澆築的混凝土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充分硬化,但經營方要求半天後就鋪瀝青;另一個項目道路尚在養護期,需要等一周才能通行,但客戶公司直接下令通車,渣土車壓毀路面,電纜斷裂導致趙磊直接損失一萬元。

很多時候,即便深知有風險,趙磊評估後也只能照做。陶淵明可以不為五斗米折腰,但生活中,“五斗米”的分量足以讓普通人反復掂量許久。趙磊並非沒有過猶豫,但他幾乎別無選擇。有一次遭遇客戶故意刁難,他最終只拿到了30%的工程款。自那以後,委曲求全便成了他的常態。


他給自己定下一個折中的底線——只要損失控制在5%以下,那就得過且過吧。

在趙磊的理解中,《戲台》的核心沖突是“改戲”。軍閥洪大帥拿著槍指著戲班子,要求將項羽自刎的命運更改,戲中人面對的是藝術尊嚴的抉擇。而生活中,也不乏外行指導內行的故事。

王彥卿就從《戲台》的電影裡看到了媽媽的經歷。王彥卿母親是婦產科醫生,兒時的王彥卿經常能看到,母親曾經的患者拎著自家產的雞蛋或蘋果串門,臉上寫滿感激。

母親在醫院裡工作了一輩子,卻在臨近退休時遭遇了堵心事。幾年前,醫院來了一位新院長,這位從行政系統調來的領導此前從未分管過醫療業務。

新院長上任後,斥巨資為各科室購置一批新儀器。起初醫護人員覺得這是好事,能為病人提供更多檢測和治療手段。但緊接著院長就下達了嚴苛的考核指標,要求一年內必須看到醫院效益的顯著提升,那段時間每次開會的核心議題都是“創收”。

很快,一個“創新”方案出爐:只要病人踏進醫院大門,無論病症大小緩急,都要充分利用新儀器做全套檢查。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