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補貼戰打懵小商家 北京網紅店宣布關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中國的餐飲業格外艱難,一場愈演愈烈的外賣平台補貼大戰,正成為壓垮無數小本經營店家的最後關鍵原因。一家曾是當地燒烤排行榜榜首、生意紅火七八年的夫妻店,最終因堂食流水暴跌、外賣利潤微薄,店主晶晶在心有不甘與困惑中,決定關門轉讓。


平台補貼戰沖擊堂食 小店被打懵

北京的一條熱鬧街道上,一家經營多年的燒烤店近日貼出了轉讓通知,引發了周邊居民和老顧客的廣泛關注。這家燒烤店曾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優質的服務,在2020年後榮登當地大眾點評烤串排行榜榜首,周末常常是一位難求。然而,如今卻面臨關門的命運。


港媒報道,晶晶和她的丈夫經營的這家燒烤店以堂食為主,酒水收入占總利潤的三成,是店面賴以生存的根基。但是自從外賣平台開啟補貼大戰後,顧客被低價外賣吸引,他們的燒烤店人流明顯減少。周末單日流水從過去的1.8萬~2.5萬元(人民幣,下同)驟降至八九千元,幾乎與房租、人工、水電等每日六七千元的硬性支出持平。

今年外賣平台補貼大戰一度持續升級。餐飲商家,尤其是像晶晶這樣的小店,成了最焦慮的一方。她說,“誰能想到後面各個平台都搞起了‘補貼’,顧客是吃到了便宜外賣,一下子把我們打懵了。”

晶晶表示,補貼大戰一打起來,外賣單子沒見多多少,來店裡吃的客人明顯少了,這才是最要命的。雖說偶爾外賣單子多點,但這真不能只看一天兩天。外賣的利潤本來就比堂食要薄,平台要抽成,各種滿減券、折扣券一疊加,顧客付100塊,最後到我們手裡可能就剩七八十。一個單子,顧客實付177塊,平台七扣八扣之後,我們拿到133塊,相當於打了6.5折到7.5折。對我們來說,外賣純粹就是“走個量”,掙的錢就勉強夠付一個月水電費。

嘉和一品、西貝等連鎖餐飲的負責人都曾公開表示,平台活動擠壓了商家的定價空間,呼吁“把定價權還回來”。連鎖品牌有供應鏈優勢,能勉強應對價格戰,那些扎根在街頭巷尾、靠著熟客維持生意的夫妻店、個體小餐館,面對復雜的平台規則和流量邏輯,顯得尤其被動和脆弱。

這場價格戰不僅擠壓了商家的定價空間,更讓越來越多消費者養成了“在家點外賣”的習慣,甚至朋友聚會都選擇外賣,進一步沖擊了小店的堂食生意。


小店難敵流量規則 大環境下錢難賺

晶晶2006年來的北京,曾是廣告行業總監,2017年與丈夫拿出二十多萬的積蓄,打造了一家當地的熱門燒烤店,從2019年到2024年上半年,周末排隊是常事。一度月淨賺10萬到15萬元。她一直秉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不玩流量那套。

然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生意急轉直下。面對“好味道只是基礎,流量和資源才是生存關鍵”的時代潮流,晶晶被迫妥協,投入十萬多元學習視頻運營、搞“霸王餐”引流,但效果甚微。她發現,這些流量玩法對夫妻店門檻太高,最終不僅沒賺到錢,也沒能留住回頭客。


關店的心路歷程:不甘與困惑並存

晶晶形容關店的決定就像“離婚”,充滿不舍、困惑與無奈。她認為,外賣補貼戰是壓垮她的關鍵原因,讓她感覺“一切都沒有意義了”。她不想等到欠下一屁股債再狼狽收場,而是想在還有力氣時尋找新出路,如考取營養師證,嘗試養老餐飲等。

她看到身邊許多文化程度不高、年紀較大的同行,在面對時代變革時更加被動。越來越多店鋪“用科技去廚師化”,讓底層員工的生存壓力更大。她店裡曾有個18歲的小工離職去送外賣,結果意外重傷,讓她更加心疼這些底層勞動者的處境。



(資料照片)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