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特朗普擬懲罰"洗產地"規避關稅,劍指中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著美國對其貿易伙伴實施差別關稅,特朗普正試圖阻止這些關稅被規避,尤其是中國企業。為了打擊這種將產品經由關稅較低的國家運輸的做法,美國總統計劃從周四開始征收40%的附加稅。但分析人士指出,確定產品的實際來源將十分困難。




盡管這項措施並非專門針對任何國家,但分析人士預計,將主要影響到被稱為”制造業核心“中國企業。其中一些企業在其他國家,例如包括越南在內的東南亞等國家進行最終組裝,以避免被貼上“中國制造”的標簽。法新社報道,自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中美爆發第一次貿易戰以來,越南已成為兩國供應鏈重組的最大贏家。


專家表示,華盛頓的目標是發展更少依賴中國的供應鏈,因為盡管近幾個月來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解,但兩國關系依然持續緊張。

大西洋理事會國際經濟研究員喬希·利普斯基認為,這項決定更多的是“強化關稅政策,而非真正的脫鉤戰略”。他解釋說:“關鍵在於制造足夠的擔憂,這樣其他國家就不會因為知道特朗普可能會進一步提高關稅而試圖規避關稅。”

美國傳統基金會預算專家理查德·斯特恩也認為,高額關稅附加費的風險是懸在美國貿易伙伴頭上的“永恒達摩克利斯之劍”。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羅賓·布魯克斯認為,今年早些時候華盛頓北京之間的緊張關系導致對中國產品的規避行為增多,尤其是途經越南。據他介紹,特朗普威脅提高關稅之際,中國對幾個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在年初出現了“異常”增長。雖然很難確定這些產品最終是否抵達美國,但布魯克斯先生懷疑這些國家是否有能力消化如此急劇增長的中國產品,尤其是在美國宣布加征關稅之際。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高級研究員威廉·萊因施 (William Reinsch) 表示,“這項潛在附加稅的目的是鼓勵發展繞過中國的供應鏈,這是為了減少中國過剩產能的出口,並迫使中國在國內消化這些產能。”


華盛頓要想在這一領域取得成功,只有讓其他國家也參與進來,而萊因施先生認為,“這項懲罰措施的目的正是鼓勵這種做法”。

喬什·利普斯基 (Josh Lipsky) 指出:“中國將最終組裝外包給越南墨西哥等國家的策略,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奏效,但現在將更難實現,” 他表示,如果北京方面認為這項附加稅是專門針對中國的,這並不奇怪,“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他認為,“問題在於,中國如何將其融入過去兩個月中美關系緩和的大背景下。”


在因附加稅問題發生沖突後,兩國同意貿易休戰,將美國產品的關稅分別降至10%,中國產品的關稅降至30%。該休戰期將於8月12日結束。如果兩國政府繼續談判延長該協議,最終決定權將取決於唐納德·特朗普。

分析人士認為,與此同時,確定這些產品的實際來源將十分困難。海關將根據產品在最終原產國的加工程度來確定其是否屬於間接進口。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高級研究員威廉·萊因施威廉·萊因施預測:“這將非常復雜,尤其是對於那些經濟上與中國接近的國家,而且如果沒有額外資源來協助海關部門。”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全球關稅攻勢震動了東南亞,該地區嚴重依賴出口和制造業,許多地區都受到中國供應鏈轉移的推動。

美國上周五宣布對東南亞國家征收遠低於威脅水平的出口關稅,並對該地區最大的幾個經濟體征收約 19% 的關稅,為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遠遠低於曾經宣布的近40%,讓這些東南亞國家松了一口氣。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