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制度之外 國民黨更缺價值與時代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 廖雨詩


中國國民黨即將進行黨主席改選,有位非權貴出身的參選者呼吁這是一場重建政黨靈魂的契機。 此次選舉中,這位庶民學者出身、主張制度改革與理念重建的參選人浮上台面,提出初選公平化、黨權交接與任期設計等構想,嘗試為國民黨注入不同於派系斗爭的改革氣息。

這類制度設計展現出難得的清晰思維與現代政黨意識。 在一個長年困於黑箱協調與領導人征召的政黨中,若真能依此方向推動公開、公正、公平的提名機制,將有助於國民黨邁向更具責任政治的治理形態。


盡管筆者並非藍營立場,仍期待這樣的參選人能為國民黨打開討論空間,帶來真正值得注目的變化。 然而,這些制度工程若無對應的核心價值與公共願景支撐,其影響終究有限。

政黨失敗的根源,不只是程序失能

國民黨連續三次總統敗選,輸的不是誰出馬,而是這個政黨始終無法說清楚:“你們究竟想帶台灣去哪裡?”即使主張“不是人的統一,而是權力的統一”的制度邏輯無可挑剔,但在選民眼中,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黨內如何分工,而是政黨如何表態。

選民需要的不是黨章修正案,而是對民主制度如何深化、中國風險如何控管、台灣主體性如何維系這些重大議題的清楚立場。 國民黨至今仍躊躇在兩岸關系的模糊中,既無新敘事,也無新定位,即使制度重整,也難以收復中間選民的信任。




2024年總統大選候選人侯友宜(中)敗選,與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左)、黨主席朱立倫(右)等人在開票現場向群眾鞠躬致意。 (資料照)

組織改革之外,需有時代呼應的論述工程

過去民進黨在面對2008與2012年敗選時,同樣經歷制度反思。 但能真正浴火重生的關鍵,不在於是否重設初選機制,而在於是否能產出一套與時代脈動接軌的價值論述。


例如,民進黨在2010年代中期後逐步建立“進步價值框架”:婚姻平權、轉型正義、國防自主、國際友台政策等,都是制度之外的“軟力量”,更是與年輕世代對話的橋梁。 這些論述不僅形塑政黨面貌,也為候選人提供了明確的價值坐標。 相對而言,國民黨目前仍處於組織工程與人事思維打轉的階段,遲遲難以回應“下一代為何要支持我”這個根本問題。



民進黨在2010年代中期後逐步建立進步價值框架,成為與年輕世代對話的橋梁。 (資料照)

該談願景了:不是選誰,而是走哪條路

上述制度改革構想中,有兩點特別值得肯定:其一是對權力責任清楚劃分的自覺,其二是對制度程序正當性的追求。 但若缺乏價值主張與願景論述的支撐,制度設計再完備,也只是形式優雅的空殼。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8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