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高智商也會投資失利?如何避免 巴菲特支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許多受過高等教育、智商出眾的投資人,往往熱衷於設計復雜的操作策略,試圖追求最大化回報。然而,《金錢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Money)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提醒,投資越復雜,長期表現反而可能更差。


豪瑟在播客節目“The Burnouts”中指出,一些聰明人喜歡把投資弄得“盡可能復雜”,例如追逐熱門股票或精准判斷市場時機,但這些策略通常難以持續成功。他認為,最聰明的做法恰恰相反——讓投資變得簡單、無腦甚至略顯無聊,並長期堅持。

“如果能長期維持平均市場回報,最終成績會令人驚訝。”豪瑟說,即便只是市場平均水准,但能持續20年,累積效果也會超過大多數人。


理財規劃師本‧史密斯(Ben Smith)也持相同觀點,認為投資應該“簡單輕松”,而非追求刺激與高風險。CNBC援引他的話報道說,過度選股或頻繁調整策略,往往會拉低回報率。

被動投資是一種常被推薦的方式,例如低成本指數基金,追蹤標普500等市場指數,目標是復制其整體表現。由於專業基金經理都難以長期跑贏市場,這種方法在費用與穩定性上都具優勢。晨星(Morningstar)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4年間,僅約7%的主動型共同基金經理表現優於平均被動基金。


這種策略長期以來也受到知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推崇。他早在1993年的股東信中就寫道,持續投資於指數基金的“門外漢投資者”,長期表現可能超過大多數專業人士。2017年,他在接受CNBC節目“On the Money”采訪時再次強調,大部分投資人應以低成本方式持有所有大型企業股票,而不是嘗試挑出所謂的“最佳公司”。

巴菲特認為,長期持有分散且費用低的指數基金“幾乎在任何時候都是最合理的選擇”,既能捕捉市場長期上漲趨勢,也能降低單一股票暴跌對整體回報的沖擊。


豪瑟總結,投資的關鍵問題不是“能賺多少最高回報”,而是“能持續多久”。穩定且長期的平均回報,才是達成財務目標的真正捷徑。



包括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內的知名投資人認為,最聰明的投資做法是讓事情簡單化,而不是復雜化。(Shutterstock)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