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經濟驚現罕見一幕 重要指標20年來首次萎縮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彭博社周三(8月13日)報道稱,7月份,衡量中國銀行貸款的一項關鍵指標出現20年來首次萎縮,而廣義信貸增長則出現放緩,因為在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的情況下,借貸需求低迷。


中國人民銀行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金融機構7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減少499億元(約合70億美元),為2005年7月以來首次下降。這與彭博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中值預測增加3000億元形成鮮明對比。

彭博社指出,這一罕見的下降是由借款人淨還款推動的,這進一步表明,家庭和企業更加不願承擔債務。由於對未來收入和增長前景的預期黯淡,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償還債務上。


由於政府刺激措施迄今未能激發足夠的樂觀情緒來提振經濟勢頭,當局本周宣布了一項計劃,對部分消費貸款的利息支付進行補貼。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大中華區經濟學家Michelle Lam表示,新增貸款收縮“本身就令人擔憂”,“這可能是政府本周早些時候宣布利率貼現政策的原因。”

過去一年,隨著人們變得更加節儉,加上房地產市場暴跌,個人財富縮水,消費貸款大幅減少。今年前七個月,包括消費信貸在內的家庭淨償還短期貸款3830億元人民幣,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彭博經濟學家David Qu表示:“盡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但中國7月份信貸擴張速度意外低於預期,凸顯出在貿易戰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市場信心依然脆弱。我們認為,周三公布的信貸數據將促使中國人民銀行加快貨幣寬松步伐。”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Leah Fahy表示,盡管中國政府發債推動了7月份中國整體信貸增長的小幅回升,但銀行新增貸款增速持續減弱表明,私營部門的信貸需求依然低迷。




她認為,北京方面將於9月1日開始實施的消費貸款政府補貼或有助於提振銀行貸款,但也不足以抵消政府債券發行增速放緩以及疲軟的按揭貸款需求帶來的拖累。


除了借貸需求疲軟外,貸款數據疲軟還有其他因素。

銀行通常不急於在7月份完成季度貸款目標,這抑制了融資活動。一年前,銀行對實體經濟(不包括金融機構)的信貸自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萎縮。

貸款擴張面臨的更大壓力可能來自一項債務置換計劃,該計劃旨在用官方債券置換地方政府積累的所謂“隱性債務”(其中一些是以銀行貸款的形式存在的)。7月份,中長期貸款(包括家庭和企業貸款)均出現收縮,其中企業貸款自2016年以來首次下降。

7月份,廣義信貸指標——社會融資規模——增加1.2萬億元人民幣。盡管受到強勁的國債發行提振,但這一數字低於彭博社經濟學家調查的預期。即便如此,鑒於中國今年上半年經濟的穩健增長,政策制定者短期內可能不會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