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媽媽一紀錄被查出,全家綠卡被取消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旅美執業律師邱彰日前在臉書分享一桉例。一名來自中國的客戶「蘇姐」,為了拿到合法永久居民身份證件「綠卡」苦熬15年,沒想到因10年來在美國總天數不到200天,全家遭到注銷綠卡


前立委、現為美國執業律師邱彰12日在臉書分享桉例,表示一名客戶「蘇姐」某日凌晨一點打電話,帶著哭腔向她哭訴:「綠卡沒了,移民(专题)局的信剛到」。邱彰表示,為了這張綠卡「蘇姐」苦熬了15年,從陪讀媽媽考成注冊會計師,資料都堆成了小山。

邱彰透露,「蘇姐」2010年拿到綠卡後,在西雅圖(专题)買了房子,卻因在中國的老母親和上海事務所的事情,十年裡春、夏在美國陪女兒;秋、冬回上海。去年母親摔斷腿,她在上海陪護十個月,出發前辦了回美證,還帶了女兒的學籍證明。不料,今年4月她飛到舊金山(专题)入境時,卻被移民官盯著記錄追問:「西雅圖的房子代管3年了?近2年合同都是上海的?醫保和信用卡地址也在國內?」


當時,「蘇姐」急忙回應:「我有回美證,女兒還在美國上學!」對方卻道:「回美證只保證入境,不證明你以美為家,「連超市卡都休眠了,怎麼算常駐?」一周後拒信來了,因長期離境且無實質生活關聯,居留權遭終止。

邱彰指出,針對美國2025年新政策,有幾個過去的迷思要破除:


一、家人關聯≠自身居住:別以為孩子在美國就沒事,移民局看的是你本人的生活痕跡,像是駕照是否有效?參加過家長會嗎?主要用美國賬戶嗎?


二、「被動居住」不如「主動融入」:光住不夠,得有主動性。有朋友長年在美帶孫輩,因沒辦過圖書館卡、沒參加社區活動,去年續簽被拒。

三、「單一證據」頂不過「證據鏈」:移民局查的是閉環證據,你說自己住美國,水電費是你繳的嗎?有鄰居社交記錄嗎?外賣地址常在美國嗎?

最後,她也建議,「日常痕跡」比大額資產有用,別只靠買房,而是要讓移民局看到真實生活。另外,就算離境也要做好「持續互動」,除回美證,最好留主動聯絡證據。她透露,她表姐去年去新加坡照顧產婦10個月,因每周捐物資、定期和女兒學校溝通,順利入境。「現在保綠卡拼的是『真實生活』,不是『身份』。別想著兩邊兼顧,政策看重『居住意願』,踏實把生活重心放美國,才不會追悔莫及。」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