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协和换帅王辰离任,中国的"4+4"这条路要怎么走?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上周五,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肖某董某莹事件调查处置及问责情况的通报”。

通报中,在之前撤销学位,撤销医师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对多位涉事人员和机构做出了处理,被点出的问题和处理方式包括:医疗期间显现的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德医风建设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董某莹成绩单造假、学位论文抄袭剽窃涉事人员调查情况和主要问题”,以及对与董某莹的招生、教学有关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分管招生、教学等工作的副院校长张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至此,这份历时3个月,不到2千字的通报,为前阵热议的协和4+4毕业生董某莹事件画下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与此同时,北京协和医学院也完成了换帅,在官网中,原校长王辰已不在“现任领导”一栏,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

然而,整个事件中,对中国的医学教育影响最大的,也许是情况通报中,并未涉及任何具体个人的最后一条——“关于改进完善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其内容包括严控报考者本科毕业院校和专业范围,加强对成绩单的核验,严格临床实习管理,严格学位论文要求,严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中国名目繁多的医学教育体系中,曾被寄予厚望,也是欧美广泛采用的本科不限专业的“4+4”医师培养模式,在中国还会不会坚持?如果继续,“4+4”模式的下一步将怎么走,怎么做?

01


文科生能学医吗?

本次协和“4+4”的事件中,受到质疑最多的便是这种非医学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后进入医学教育的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在欧美已经几乎成为了主流,在中国,它却遭到了广泛地质疑。

数月前,在董某莹的事件刚刚爆出时,来自公众的第一个质疑就是,为什么一个本科非医学的毕业生,哪怕这个学生之前学的只是金融学、文科,甚至艺术,只需要4年的医学学习,就可以从中国最好的医学院校毕业?他们的能力和学术背景可以应对医学院的学业吗?


这个问题,也是本次事件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当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就曾撰文提到:“原来协和学习美国模式就不需要固定前面4年的学校和专业。适应新形式是指现在交叉学科背景越来越重要,例如,有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当然可以有助于新时代的医学。”

哈佛医学院也曾公开表示:理科专业的申请者不会比其他专业的申请者享有任何优先待遇。只要学生具备充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无论本科专业是什么,都能顺利完成医学学业。我们鼓励学生不仅是追求专业的训练,更追求均衡的通识教育

《知识分子》访问了一些医学教育家、欧美的执业医生,以及美国医学院在读的医学生,他们对医学生本科不学医的问题并无任何异议。

一位目前在美国行医的医生提到了自己文学背景的医学院同学,“是一个第二代韩国人,写研究报告特别快,逻辑也特别清晰”;一位在国外有从医经历,又在国内从事过医学教育相关工作的资深医生告诉《知识分子》:在美国医学院,他那些不同背景的同学们“基础都很扎实,兴趣非常广泛”,他回忆起对当时的自己影响最为深刻的两位医学院同学,“一个是学历史文学的,另一个是学古典音乐的”,“他们都是很好的医生,也给(理科背景的)我带来了另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而另一位曾经在美国行医目前已归国的医生更是提到了他的导师,在自己科研成果转化时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那位导师“本科是学经济的,非常擅长(成果转化)”。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