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法國政府再度垮台 馬克龍與法國第五共和"危"矣!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地時間9月8日,執政不到一年時間,法國總理貝魯領導的政府在國民議會舉行的信任投票中未獲通過,法國政府再度垮台。據悉,貝魯預計將於當地時間9月9日向法國總統馬克龍遞交正式辭呈,愛麗舍宮方面則表示,馬克龍“注意到了”此次投票結果,並將在未來幾天任命新總理。


彭博社報道指出,為解決債務問題,馬克龍正尋求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選出第五任總理。去年12月,中右翼資深人士巴尼耶也因未挺過不信任投票而辭職,貝魯成為其繼任者,但他在執政九個月後未能贏得國民議會對其削減赤字計劃的支持,而國民議會目前已分裂成互不妥協的各大派系。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自1958年法國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政府被議會推翻的情況僅出現過三次,此次貝魯下台就是其中之一。這一局面源於馬克龍去年“政治賭博般地”決定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卻最終失利,這導致極右翼勢力壯大,左翼陣營也重振旗鼓,形成了一個“懸浮議會”。


由於議會僵局尚無明確的解決方案,包括勒龐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在內的一些政黨呼吁舉行新的議會選舉,但馬克龍對此並不情願,愛麗舍宮的表態也表明,總統不希望訴諸選舉,而是快速任命新總理。馬克龍的盟友認為,再次舉行選舉無助於解決法國政壇的分歧,反而有可能將更多權力交給極右翼政黨。

但彭博社指出,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命之後,馬克龍面前的法國總理人選“即將枯竭”,無論是重復走老路,或是向左轉、向右轉,還是任命左翼元老、專業技術官僚,這位法國總統的選擇日益受限。《金融時報》提醒,在勒龐等反對派人士的不斷“逼宮”下,如果馬克龍還是選出一位“短命總理”,那麼他只能再次提前舉行選舉。

而路透社,甚至提到了“民眾起義”這樣危險的字眼,一些政客還呼吁建立第六共和國,退回到更偏向議會制的制度。有左翼國會議員強硬威脅稱:“我們給馬克龍兩個選擇:要麼接受彈劾,要麼主動辭職。我們還將終結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咎由自取,無牌可打”

現時的法國是第五共和,根據1958年的《法國憲法》,法國總統是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元首,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2002年前任期為7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自1958年起,法國實行半總統半議會民主制。根據新憲法,總統具有很大權力,有權力解散國民議會,組織全民大選,以及在國家非常時期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權等;同時總統有權任命總理和批准由總理提名的法國政府內閣成員。雖然總理相對弱勢,但其領導的政府並不對總統負責,而是對議會負責。


路透社指出,1958年的憲法旨在通過設立一位權力強大且高度集中、在議會中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總統,來確保穩定的治理,並避免二戰前後時期發生的動蕩。但自2017年上台執政以來,馬克龍重塑了政治格局,卻驚覺自己必須應對一個分裂的議會——中間派不再占據主導地位,極右翼和極左翼崛起。

對於法國當前的這場政治危機,路透社直接分析認為,這場危機在很多方面完全由馬克龍自己造成,比如提前發起選舉,且前方看不到明確的出路。

路透社援引政治分析人士稱,馬克龍已經沒什麼牌可以打了,而由於法國沒有憲法機制強制總統辭職,他可能會面臨議會內外越來越大的壓力。報道還提醒,從歷史來看,法國並不擅長建立聯盟和尋求共識,也是一個容易發生“民眾起義”的國家,2018年至2019年持續一年的“黃背心運動”就可謂殷鑒不遠。


“目前,法國(民眾)仍深陷生活成本緊縮的泥潭,不滿情緒正在醞釀……”報道警示道。

貝魯遭“清算”,馬克龍危矣

當地時間9月8日的這場投票,法國國民議會以364票反對、194票支持的結果,否決了信任動議,由貝魯領導的現任政府未能獲得超過半數的選票支持。因此,貝魯將不得不辭去總理職務。

法國政府面臨的危機與貝魯提出的預算法案有關。貝魯提出一項計劃,希望通過440億歐元的緊縮措施和取消兩個公共假日,在2026年將財政赤字減少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6%,以緩解法國的財政危機。

2024年,法國財政赤字已達到GDP的5.8%,而歐盟要求成員國將赤字控制在3%以內。在赤字攀升的同時,法國經濟增長卻不斷放緩,2024年經濟增速為1.2%,低於2023年的1.4%。美國彭博社指出,法國的財政赤字是歐元區最嚴重的,債務每秒增加5000歐元,其利息支出預計將在明年達到750億歐元。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5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6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