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柯克是如何讓年輕男性產生共鳴"感受到力量"的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柯克31歲,與大多數全國性政治人物相比,他的年齡更接近大學生。他的影響力觸及大量年輕男性受眾。


柯克對美國一些最棘手的問題給出了清晰直白的答案。他深諳年輕男性被邊緣化的痛點,其觀點尤其能打動那些在社交孤立、生活日益線上化的時代步入成年的男性。https://t.co/V1US3mffeE—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September 12, 2025

查理·柯克不必上大學——他甚至不認為大學值得一讀——就能在全美大學校園裡吸引狂熱的追隨者。大學校園雖被廣泛視為自由主義堡壘,卻是柯克的主要戰場,他帶著保守主義的信息而來。


他發現,年輕人正置身於政治與文化力量的漩渦中,這有時會在大學校園引發激烈動蕩。他對美國最棘手問題給出的答案清晰直白,雖然這些答案偶爾也尖銳刻薄,但往往直擊要害,尤其能打動那些在社交孤立、生活日益線上化的時代步入成年的年輕男性。

“說出自己的信念是件挺可怕的事,尤其是在這種取消文化的背景下,”22歲的波特·拉費伯說。他是猶他谷大學的理科生,周三參加了柯克遇刺的那場活動。“查理·柯克好像完全不受這一套的影響。他在某種程度上給了那些可能有點膽怯的人一個發聲的機會。”

“他讓我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拉費伯還說。

拉費伯說,跨性別權利是個尤其棘手的話題。作為基督徒,他總覺得自己沒法坦誠表達對這個問題的真實想法。

柯克走進大學時,總是隨時准備好進行言辭交鋒,願意探討最棘手的話題——從墮胎權到種族問題。他抨擊跨性別權利,宣揚傳統家庭價值觀(比如主張男人和女人應優先考慮婚姻和生育),還稱《民權法案》是個錯誤。有些學生覺得他的觀點深刻且鼓舞人心,另一些則感到震驚。

他的校園之行常會引發持不同意見學生的激烈抗議,比如反對他對跨性別權利的批評,以及他支持所謂的“大取代理論”——該理論稱非白人移民將取代美國白人。

今年2月,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抗議者聚集在路障後,當柯克在臨時帳篷下與學生辯論時,他們高喊“你散播仇恨,你散播謊言”。4月,他在普渡大學公開露面時,抗議者舉著硬紙板標語,揮舞LGBTQ驕傲旗。而柯克的支持者似乎很享受這種對抗,還在抗議者面前自拍合影。

柯克察覺到了許多學生表示難以應對的困境。


“他揭露了進步文化的僵化,”埃裡克·鮑爾斯鮑夫說。他是傾向左翼的政治組織者,在包括游戲領域的網絡空間與年輕人打交道。“這讓很多年輕男性感受到力量,覺得自己比那些推行這些文化規范的人更優秀。這既危險又顛覆。”

這恰好契合了許多年輕男性的感受:左翼文化變得壓抑、無趣,並且,說白了就是在針對他們。

“他深諳年輕男性被邊緣化的痛點,堪稱行家,”鮑爾斯鮑夫說。


柯克18歲時創立了“美國轉折點”,將這個不起眼的小團體打造成了一個宣傳巨頭,其活動包括播客、巡回演講和經常包含辯論的校園活動。他是演說高手,深諳網絡傳播的門道,還不知疲倦地與全國各地的學生互動。

拉費伯在高中通過收聽另一位右翼播客主持人本·夏皮羅的節目知道了柯克。這些年裡,他漸漸喜歡上了柯克的大膽——那種直言自己想法的魄力。

拉費伯說,和左傾的年輕人待在一起時,他往往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他覺得,哪怕一點小錯都可能導致自己被“取消”。比如,他在大通銀行當出納時,幾位同事會聊政治,但是從來不問他的觀點。他推測,他們覺得他肯定和他們想法一致。但他其實不認同,於是他就保持沉默。

周三,拉費伯很興奮地去參加了柯克的活動。他站在約3000人的人群中,目睹了柯克被槍擊的瞬間。隨後他趴在地上,最後逃了出來。那天剩下的時間裡,他一直處於震驚狀態。

“我離開校園,騎上摩托車回了家。獨自一人坐在那裡,心想‘天哪,這真的發生了嗎?’”他說,“我很傷心,但說實話,我也很憤怒。事情為什麼非要走到這一步?”

柯克31歲,與大多數全國性政治人物相比,他的年齡更接近大學生。他的影響力觸及大量年輕男性受眾——他們正處於關鍵的成長階段,正在努力理解自己的身份、並探究自身信仰的根源。

柯克去世後,接受采訪的一些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年輕男性說,他們能與柯克產生共鳴,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他為自己的基督教信仰辯護。他們覺得主流自由主義文化看不起宗教,而柯克為宗教辯護的做法讓他們很認同。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