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中南海肯放權了?北京宣布大消息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大陸國務院在本月11日發布了針對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試點方案,這是繼2021年在發出類似通知後,四年後終於落地實施。


此次改革將在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蘇蘇南重點城市、浙江杭甬溫(杭州、寧波、溫州)、安徽合肥都市圈、福建福廈泉、河南鄭州市、湖南長株潭、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重慶市、四川成都市”等10個地方進行。

同時,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面臨的背景是大陸經濟下行越來嚴重和失業人數的陡然增加,在下個月將有1200萬應屆畢業生湧入秋季招聘的激烈競爭中。


近一段時間,大陸方面雖不斷出台各種刺激消費的政策,像發放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得到的回應是民眾無法在未來沒有牢固的社保體系下,自由消費。這就使得企業無法開工,導致就業崗位銳減。

此外,隨著中美關稅再談判延期三月過半,不少大陸企業家都較小產業規模,以應對接下來的經濟寒冬。

何為要素市場化改革,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何不同?

所謂“要素市場化改革”,顧名思義就是將改革的主體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企業”變為“政府”。而“要素”則是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這五大要素是此次市場化配置改革的主要對象。而這些要素的主動權和分配權在於“政府”而非“企業”自己手中,這就導致了即使是在社會主義市場化經濟浪潮下,涉及集體利益的資源還是由政府進行統一分配,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出口的行業中,要素資源不能自由流動就形成了經濟上“吃大鍋飯”的局面,即“幹多幹少,都是這點資源”。

不同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還將打破“國企、央企”等官僚利益型企業長期在某些行業和資源上處於壟斷的地位,這意味著在國家財政難以滿足當下經濟發展的今天,完全吸納引入社會民間資本將不再困難。從經濟學上講,是讓政府購買社會資本的能力由“強制行政手段”變為“買賣自由”的地步。這很好的順應了現在西方國家對於減少政府幹預的措施,同時也有利於中國重新被西方市場所接納。




中國經濟、北京商店街。(美聯社)


其次,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將產業結構徹底顛覆”,現階段大陸一些城市道路維修架構還在政府主導的交通局手裡,若實施該政策後,一些道路維修從設計到施工全部由社會企業進行,驗收標准不變,最重以各家企業競爭的結果來決定誰來修路。如此一看,減少政府行為的幹預,勢必讓普通人有機會吃上國家飯,從而進一步的降低民眾對政府公信力的不滿程度。

早在中共十九大上,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就出現在當時的報告中。報告稱“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但是此輪改革除將直接打破國家分配資源的強制,但是未來能否將經濟復蘇作為發展重點,還有待觀察。

市場化配置改革中的五大要素都分別能顯現何種改革措施?

由“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構成的改革主力,一定程度上是阻礙當前中國經濟遲緩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從減少行政化幹預角度來看,這五大要素也是構成政府對權力維持的根本。

從土地來看,中國樓市在經歷一輪又一輪的暴雷後,時至今日房地產市場依舊尚未恢復,相反各種土地財政收入卻直線下降。中國大陸開發商從早期爭先恐後的“買地”到如今“緊急拋售的賣地”折射出中國土地政策已經出現需要改良的信號。在此次改革中,土地被首次納入優化的行列,意味著未來政府對於土地的分配不再完全依靠總體規劃僵硬般的執行,而是將土地作為一種完全商品化交易。這樣就造成了開發商們會互相競價,同時房價會不斷上漲。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