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道光对18岁女王"致命误判" 种下大清百年屈辱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839年,一场震惊世界的烈焰在虎门海滩熊熊燃烧,钦差大臣林则徐一举销毁大量鸦片,道光皇帝与大清朝廷以为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国本”之忧。然而,他们或许不知,在遥远的西方,一个由年仅18岁女王统治的岛国,正准备以工业时代的铁甲坚船,彻底粉碎这场“天朝上国”的旧梦。这场战争的悲剧,从道光皇帝对这位女王的致命误判,就已注定。


禁烟胜利的错觉:当天朝的威严遇上工业革命

维多利亚(Alexandrina Victoria),自1837年6月20日起成为英国女王,直至1901年1月逝世。她长达63年216天的在位时间超过所有前任君主,开创了维多利亚时代。见证了英国在工业、政治、科学和军事领域的变革,并伴随大英帝国的大规模扩张。


她是肯特和斯特拉森公爵爱德华王子(乔治三世第四子)与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的维多利亚公主之女。1820年父亲与祖父相继去世后,她在母亲及王室主计长约翰·康罗伊的严格监护下成长。由于父亲的三位兄长皆未留下婚生子嗣,维多利亚在1837年继承王位,芳龄18岁。

这场遥远的王位更迭,在远方的清帝国并未引起太多波澜。当时,大清正深陷财政危机与鸦片泛滥的双重困境。鸦片之风从广州十三行蔓延至全国,甚至军队都深受其害。

道光皇帝忍无可忍,于1838年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铁腕禁烟。林则徐的果断行动,尤其是在1839年虎门销烟的壮举,让道光龙颜大悦。他认为大清的国威已然确立,并著手准备回信英国女王,信中虽言词庄重,却难掩天朝上国的训斥口吻。

然而,当大清君臣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场以利益与国会为名的战争机器已悄然启动。英国的鸦片商人、东印度公司与国会议员联手,强大的海军舰队迅速集结,剑指大清沿海。




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才18岁,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据说道光还想纳她为妃。(影视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致命的认知盲点:从“弹丸之地”到“君主无权”的误解


一个流传甚广的历史传说,称道光皇帝在得知英国统治者是位女性时震惊不已,实则不然。史料证明,清廷早已知晓“英国女王”的存在,然而道光皇帝与其臣子的真正误判,并非在于性别,而在于对英国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无知。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曾设立翻译机构,试图搜集英国的政情资讯。他上呈的报告中,提到了“国会”、“内阁”等新兴概念,并说明英国“政务多由会中议定,女王为之署名”。道光皇帝在批阅这份报告时,将其解读为:“略同军机处”。他错误地认为,英国女王只是个虚位君主,实权被权臣或大臣把持,这完全符合他熟悉的“君权旁落”概念,也让他轻视了这个“弹丸之地”背后所代表的现代国家力量。

这种认知偏差,让道光帝自始至终无法理解,为何一个“君权旁落”的国家,能因一笔区区的鸦片利益,就动员如此庞大的舰队,发动一场全面的战争。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