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雷暴哮喘"為何越來越常見?這些因素在被忽略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立秋之後,北方雷暴天氣頻繁,一些醫院“雷暴哮喘”患者就診量激增。


雷暴哮喘是一種在雷暴天氣中或緊隨其後出現的群體性哮喘急性發作或加重的現象。過去幾年,我國個別地區也出現過雷暴哮喘情況,比如2018年9月陝西省榆林市、2022年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2023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有相關記錄。

“雷暴哮喘”為何越來越常見?




常見原因

近年來,全球變暖、溫室效應、碳排放增加導致過敏原濃度上升,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升高;同時,氣候變化導致雷暴事件頻現,危害日益顯著。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副組長張旻教授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雷暴發生時,空氣中的植物顆粒度或者其他致敏顆粒度,會出現級別放大,對於哮喘患者來說,容易導致嚴重哮喘發生,更多時候症狀是突然發生,有些之前可能是症狀不明顯,一下子就有症狀;有些以前有症狀,雖然也被確診,但在治療還沒到位的時候,又出現明顯急性發作。

根據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發布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下稱《指南》),我國20歲及以上人群中哮喘患者約4570萬,患病率為4.2%,且自2010年以來呈上升趨勢。

“除了成年哮喘患者外,還有很多兒童哮喘患者,兒科方面曾做過統計,18歲以下的患病群體高達1500多萬,這些只是典型有喘息症狀,如果再加上其他有咳嗽傾向,或者胸悶傾向,患病群體數量更多。”張旻說,我國的哮喘患者基數大,但診斷率以及控制率低,再加上氣候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容易看到雷暴天氣發生後,哮喘患者就診增多的情況出現。


《指南》亦顯示,我國哮喘診斷率與控制率均低於30%。

在張旻看來,當前哮喘管理仍存在諸多痛點,患者本身對哮喘疾病的認知存在不足,不少哮喘患者合並小氣道病變,一些患者也未能正確使用吸入裝置。

“人體的氣道等級森嚴,有23級,其中粗的部分是‘大氣道’;細小、直徑僅為兩毫米及以下的部分也就是第八級支氣管以下為‘小氣道’,包括終末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囊,是人體進行氣體傳導和交換的主要部位,占整個肺容量98%以上。小氣道表面積是大氣道表面積的近5000倍,正常的時候不發聲,在臨床實踐中卻容易被忽視,被稱為‘肺部沉默區’。”張旻說。


如何預防

雷暴哮喘發生後,帶來的挑戰是,容易引發醫療資源擠兌,進而危及患者生命。

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院副院長、國家呼吸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勁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哮喘患者而言,在碰到有雷暴這種觸發因素時,應該盡量減少一些戶外活動。

在他看來,如何預防哮喘症狀發生,更是至關重要。

“哮喘的篩查,有很多方式,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進行肺功能篩查,主要是做支氣管激發試驗,有助於了解氣道敏感性,如果氣道敏感性高,發生哮喘的可能性更大。過去小氣道病變容易被忽視,這往往是哮喘發生的前期或者早期,如果能夠篩查出小氣道病變,可以發現更多早期哮喘患者。如果是在基層,缺乏條件的,可以使用問卷篩查,也能篩查出一部分可疑的哮喘患者。當前還有一些簡易的技術正在被開發出來,也可以提示氣道炎症可能在發展。”鄭勁平說。

張旻表示,很多哮喘患者只是關注到了喘的症狀,但長時間的咳嗽、背部有牽拉感、笑起來時氣特別短等症狀容易被忽視,而這些有可能跟哮喘疾病有關,呼吁患者重視這些症狀,提前主動求醫。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