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30集網絡微紀錄片《烽火筆墨》9月16日起全網推送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CCTV-4)、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和廣西廣播電視台聯合制作的30集網絡微紀錄片《烽火筆墨》,2025年9月16日起在央視頻、《國家記憶》抖音號、廣西廣播電視台全媒體矩陣及bilibili、愛奇藝等新媒體平台同步推出。該片以“小切口、大歷史”的敘事方式,聚焦桂林抗戰文化城的崢嶸歲月,再現一批文化精英以筆為槍、以文抗戰的壯麗史詩。


九一八事變後,山河破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1938年到1944年間,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下,許多進步文化人士和文藝團體撤退到桂林,築起文化抗戰的堡壘。一時之間,漓江之畔,百家報刊、千名志士、萬卷檄文,鑄就“文化抗戰”的中流砥柱。烽火筆墨間,奔湧出一個民族最滾燙的血性。

《烽火筆墨》每集6分鍾,以“微紀錄、輕體量、深挖掘”為創作理念,通過一首歌、一張報紙、一幅畫、一封信等具體物件切入,串聯起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田漢、徐悲鴻、艾青等文化名人在桂林開展的轟轟烈烈的文化救亡運動。

節目依托豐富的歷史影像、專家訪談、情景再現與實拍素材,融合電視劇《陣地》劇情片段,以年輕化、網絡化的語態,打造出一部兼具歷史厚度與傳播熱度的網絡微紀錄片佳作。全片30集內容涵蓋桂林“八辦”的紅色戰線、《救亡日報》的新聞戰場、艾青詩歌的情感呐喊、豐子愷漫畫的無聲抗爭、西南劇展的戲劇風暴等多重維度,系統梳理了抗戰時期桂林作為國民黨統治區文化中心的歷史脈絡與文化貢獻。節目再現了周恩來三赴桂林指導文化抗戰、李克農潛伏指揮、“岩洞教育”堅守文脈等重大歷史事件,深入挖掘李四光地質報國、關山月繪就《漓江百裡圖》、鹿地亙反戰廣播等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多角度展現文化抗戰的多元形態與精神內涵,生動詮釋桂林這座山水之城在烽火歲月中的壯闊史詩。(中國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石睿鵬)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