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曾被称为"美洲新艾滋病"的"接吻虫病"在美国蔓延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称,由“接吻虫”传播的“查加斯病”在部分州蔓延,科学家已在全美32个州发现该虫。据光明网援引世界卫生组织说法,“接吻虫病”被列为“被忽视的热带疾病”,在美洲21国属地方性流行病,美国此前未被列入,如今专家认为其在美国也应被视为地方性流行病。

报道称,CDC估计美国约28万人感染,但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明。“接吻虫”多栖息在南部温暖州,因气候变迁可能扩散至北方。


接吻虫是全世界最可怕的“谋杀者”之一——雌虫通常选择人的嘴唇作为吸血目标,其携带的寄生虫由伤口进入血液,会在心脏部位大量繁殖,最后使人心力衰竭。

早期症状有发烧、全身酸痛等,持续数周至数月。约20%至30%感染者会发展成严重健康问题,如心脏衰竭、中风甚至死亡。


曾被称为“美洲新艾滋病”的“接吻虫病”会像艾滋病那样随着血液交换而传播。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锥虫,它们会寄生在人体血液中,并在心脏中繁殖。




“接吻虫病”又名美洲锥虫病,由锥蝽传播。锥蝽体型较小,成虫体长也只有2.5厘米左右,身体像虱子那样扁扁的,像蚊子一样有刺吸式口器。

锥蝽附在人体上时主要叮咬暴露部位,特别是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处。许多种类的锥蝽常叮刺熟睡者唇边的皮肤,故俗名“接吻虫”。多数种类叮人不痛,不易被察觉,但吸血锥蝽则叮人甚痛,引起局部肿胀硬结或致荨麻疹。
1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