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度: 失業率高 資訊黑箱 歧視印度人 中國K簽證犯眾怒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1日推出便於外國青年科技人才入境居留的「K字簽證」,卻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大出官方意料。英媒觀察,中國經濟疲弱導致高失業率、相關資訊的不透明、網路輿論長久以來對印度(专题)人等南亞人的不信任,是中國民眾爆發不滿的原因。


中國國務院8月14日公布「關於修改『中華人(专题)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決定」,正式推出在入境次數、有效期、停留期上有更多便利的「K字簽證」,對象是全球知名大學或科研機構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才,自10月1日起實施,具體條件和要求則待中國駐外使領館網站公布。

中國官方當時表示,「中國發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參與,中國發展也為世界人才提供機遇」。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便利外國青年科技人才前往中國,促進青年科技人才國際合作交流,遂推出「K字簽證」。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相較於美國H-1B簽證費大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呈現出開放的姿態,全球智庫、媒體近來也因此以「中國美國爭奪人才」為題大舉討論,其中包括印度媒體。

然而,「K字簽證」在中國國內的反應卻大相逕庭,「為什麼要招外國人?」的質疑聲不絕於耳。在生效前夕的9月30日,「K簽證會讓外國人搶走我們的飯碗嗎」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緊接著的另一熱門話題是「K簽證引爭議症結在於公平焦慮」。

報導指出,中國民眾質疑,在極為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本就不多的就業崗位是否要被外籍人士搶走?哪些人可以通過「K字簽證」的審核?是否有年審人數限制?備受歐美國家困擾的「移民(专题)搶奪本地居民就業機會」問題,終於伴隨「K字簽證」在中國出現。


嚴峻的就業形勢,讓中國民眾對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極為看重。但「K字簽證」的開放,中國民眾擔心哪些外國人要和中國民眾搶飯碗?有多少人要加入這場競爭?中國能為他們提供多少新增崗位?為什麼這些崗位此前沒有對本國民眾開放?

報導直指,這些沒有答案,或有答案但不能明說問題,使「K字簽證」成為中國民眾情緒宣泄的出口,直到今天政策實施第2天,仍在發酵。


此外,在社交媒體演算法長久培養下,中國民眾對印度人等南亞人的不滿,連結到美國H-1B簽證多發放給印度人及印度媒體顯著報導中國「K字簽證」一事,也是導致中國民眾產生不滿及疑慮的原因。

報導提到,在抖音中國版上,塗黑臉假扮印度人的影片能輕易收獲大量點贊,這些對海外印度移民有極大偏見的影片,加強了中國民眾對於南亞移民的不信任感,這是中國多年來社交媒體演算法機制滋養出的惡果。

報導還提到,為回應民眾焦慮,中國官媒把「K字簽證」形容為「築巢引鳳」,是中國「發展強盛的表現」。同時,這些官媒使出轉移焦點的老招,反指「K字簽證」導致了美國的忌憚,如何為H-1B簽證施加壓力和條件,體現了美國的封閉及中國求才的搶手等,屬於「內外兼修」的輿論管控方式,以往多次被證明有效,但這次卻沒有緩解中國民眾的疑慮。

報導說,中國官媒護航「K字簽證」的聲音顯得有些底氣不足。諸如「時代需求」、「人才橋梁」、「中國需要更多人才」等說法,反而刺痛了被失業、低薪、自嘲為「人礦」所苦的中國民眾。他們要問的是:「我們本地人不是人才嗎?為什麼需要引進?」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至.學.湯.禮] 2025-10-02 22:31
    K簽證是政府的輿論工具,只是說說而已,據對不會防阿貓阿狗進國門的。說白了就是接受申請,但不批准。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