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2025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1人拿一半獎金,另2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地時間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喬爾·莫基爾、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表彰他們解釋了“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據悉,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年獎金總額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825萬元人民幣(专题)。其中,一半獎金授予莫基爾,另一半獎金則由阿吉翁和豪伊特共同獲得。




喬爾·莫基爾,1946年出生於荷蘭萊頓。1974年在耶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西北大(专题)學教授。


菲利普·阿吉翁,1956年出生於法國巴黎。1987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

彼得·豪伊特,1946年出生於加拿大(专题)。1973年在美國西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布朗大學教授。

諾貝爾經濟委員會表示,3人獲獎源於“他們展示了新技術如何推動持續增長”。頒獎詞如下:

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裡,世界歷史上首次實現了持續的經濟增長。這使大量人口擺脫了貧困,並為我們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爾·莫基爾、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解釋了創新如何為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


技術日新月異,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新產品和生產方式層出不窮,循環往復。這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從而提高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水平、健康和生活質量。

然而,情況並非總是如此。恰恰相反——停滯是人類歷史上的常態。盡管時不時有重要的發現,有時這些發現會改善生活條件和提高收入,但增長最終總是趨於平穩。


喬爾·莫基爾運用歷史資料,揭示了持續增長成為新常態的原因。他證明了如果創新要在自我生成的過程中相互成功,我們不僅需要知道某樣東西有效,還需要有科學解釋為什麼有效。後者在工業革命之前常常缺乏,這使得難以在新的發現和發明基礎上進行建設。他還強調了社會對新思想開放和允許變革的重要性。

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威特也研究了持續增長背後的機制。在1992年的一篇文章中,他們構建了一個數學模型來解釋所謂的“創造性破壞”:當一種新的、更好的產品進入市場時,銷售舊產品的公司就會遭遇失敗。創新代表著新事物,因此具有創造性。然而,它也具有破壞性,因為技術過時的公司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獲獎者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了創造性破壞如何引發沖突,而這些沖突必須以建設性的方式加以處理。否則,創新將受到現有企業和利益集團的阻礙,從而面臨被置於不利地位的風險。

“獲獎者的工作表明,經濟增長並非理所當然。我們必須維護創造性破壞背後的機制,這樣我們才不會再次陷入停滯。”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約翰·哈斯勒表示。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